阅读历史 |

第220页(2 / 2)

加入书签

“早在臣封锁宫门前,陛下心心念念的臣子便已经跑了。”

穆昭帝缓慢地转了下眼珠,看着跪着的白秉臣,轻声笑了一声,道:“你想要赵祯当这天下之主?”

“陛下现在别无选择。”

穆昭帝转过头去,定定地看着床上垂着的金穗子,眼神微微放空,喃喃道:“珏儿四岁上书房,史论国策皆由当代儒学大师亲授。七岁理政事,朕在书房批一天的折子,他就陪着朕看一天的折子。他的骑射是他的舅舅,忠肃大将军俞广铖手把手教的。无论是政事还是武艺他都要比赵祯好,可.......”

穆昭帝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恭敬地跪在地上的白秉臣,自嘲道:“朕和你说这些干什么......”

他收敛了神色,问道:“你想要的圣旨就在朕的枕头下面。可朕还是想问,你是因为当年苍山一事,才一力辅佐赵祯的吗?”

“不过是臣子择主,陛下多虑了。”白秉臣避开了他的问话。

“朕记得你在翰林院中修过史,朕这一生,放在史书上又该如何着墨?”

“陛下少时登基,文修黎史,武定李氏,兴修水利,可称明君。”白秉臣面无表情地说着穆昭帝前半生的功绩,却略过他后头的荒唐事不提。

凭心而论,穆昭帝年轻时善修德政,常怀忧虑,着实能算得上是个明君。只是年岁渐长后,愈发痴迷长生,听信辅帝阁之言,宠幸卫洮,乱政苛臣,甚至于诛杀功臣,凡此种种,也是帝王之大过。

史书之中,唯有“毁誉参半”可言他一生。

“咳咳咳-——”穆昭帝似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低声笑起来,呛到了自己也毫不在意,道:“可这‘明君’的样子,你可是没有见到半点,是吗?”

“朕算着,珏儿封郡王的时候,你方六岁。那是勤元二十二年的事了,珏儿的舅舅二出韩厥关,奔狼坡大捷,逼退李氏部族三十余里,拓黎国北境。次年,李成阙称臣,那是朕最快活的时候。”

白秉臣看向他的神情终于带了一丝松动,他听说过那场大战,俞皇后的弟弟俞广铖为忠肃大将军,领着自己年方十六岁的儿子俞佑分道而行,轻兵夜行,越过一线谷,直捣李氏部族腹地,奔狼坡大捷。

俞家一门出双将,上阵父子兵,着实是一时美谈。经奔狼坡一役后穆昭帝封俞佑为华明将军,从此封号可见寄予厚望。只是天妒英才,俞家儿子未满十八因病早逝,忠肃大将军也因此一蹶不振,战死沙场。

“若是俞家还在,你今日恐怕踏不进这宫门半步。朕,也不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说至此处,穆昭帝眼含可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陛下感念早逝之人,俞家若泉下有知,也必会感恩陛下厚德。”

穆昭帝眸光微闪,翕动嘴唇,终是轻声问道:“你不会让我见珏儿最后一面的,对吗?”

“景王殿下正在外郊练兵,恐怕赶不回来。”白秉臣没有说赵珏就被拦在宫门外头,穆昭帝还没有闭眼,自己还没有拿到圣旨,一切未成定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