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页(2 / 2)

加入书签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凉菜铺的麻辣烫跟着卖起来,尤其是蛋炒饭的诱人价格,大麻子抛锅抛到手肿,还是接不完的单。

鸡蛋是自家鸡场产的,姜葱蒜跟时疏是李家村租种的,成本比起外面卖的自然降低许多。苏禾反复核算过,还是很有赚头的。

其他商铺也纷纷跟风玩起打折,不过成本摆在那里,加上客流量不大,打折空间自然有限。

舒意楼跟胡家酒楼这对冤家相隔不远,胡家虽然落选了,但也跟着玩起打折的把戏,不过受之前病鸭风波影响,并没有吸引来多少客人。舒意楼要相对好很多,但跟小成本商铺比起来,客流量还是差很多。

针对这次的活动,餐饮界还是一呼百应的,毕竟不少中小铺子更多的是想存活下来,赚钱倒是在其次的。

可对粮铺来说,阻力却非常大。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物价超过一倍算违法,那他们关门不卖总可以了吧?

不少老油条纷纷打上售馨的牌子,压根不开门营业。

全城的米行,只有甄选中的那三家粮铺开门,门前都排起长龙,前来购粮的手里拿着户籍簿。怕百姓将门槛踏破,还有官差在现场维持秩序。

拒销的商户胆子大,但农户的胆子却小了很多,不少人觉得官府这次是动真格的,好些有余粮的怕砸在自己手里,于是试探性的抛些余粮来卖,价格紧贴着官府给的红线,小心翼翼不去触碰法律。

第一百九十三章 菜篮子责任制

打铁得趁热,老五第二天就将各家商铺销售数据统计出来,许戈还是挺满意的。自家铺子无论销售还是收入都独占鳌头,远远将其他人甩在身后。

吃完饭,他跟苏禾坐在床上琢磨第二步计划,针对进店客流跟粮食用度来计算,推出奖励补贴政策。

徐县令拿到奖励方案时,惊讶地合不上嘴,“雷先生,对于活动大赛的前六名,你要在粮价上补贴五成给他们?”

雷五稳坐钓鱼台,“正是如此。”

徐县令不能理解。

“我之前说过,治蝗只为求名不求利,但十几万担的粮食攒在手里毕竟烫呀,与其让别有用心的人惦记,倒不如用这种方法回馈给百姓。”

徐县令除了佩服之外,别无二话。

不过当激励方案贴出去时,顿时在商户中炸开了锅,看着中奖者从官府的粮仓里拉走大批粮食,各种眼红嫉妒恨。

于是好多不明真相的,愈发加大打折力度,想要力争上游。

活动如火如荼,好些粮商坐不住了,他们静下心来算账。这一算可不得了,按现在限购条件来看,这税粮起码卖三个月都不在话下,加上庄户手中的余粮不断抛售,沙县起码能撑五个月,到那时跟明年春收又接上了。

最致命的是,随着活动的持续,不少之前囤粮的百姓已经恢复理智,现在更多的是观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