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1 / 2)
她马上兴致勃勃的写了提案,计划在农村开辟篮球场和小图书室,都可以放在村委会大院里,可以让家长轮流值班,照看孩子。
但这个提案被陈书记打了回来。
“小姜啊,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很难实施。”陈书记摇摇头,“篮球场先不说场地问题,农村确实不缺地,随便上哪儿平整出来一块地就行。但器材是要钱的,篮球架要钱,好几十块一对呢。篮球也要钱,好几块一只,一年怎么说也得买一只篮球吧?这笔费用哪里来?全县几十个村子,那就是几千块钱,还有之后每年的维护,不是一次性的支出。”
“我就是提出我的想法。篮球算是比较好学习的,需要的场地也不大,泥地都行。没有篮球架,甚至也不需要专业的篮球架,自己用木头搭两个就行。我是想吧,大一点的孩子能打打篮球,不用总想着去水塘里玩水。”
“意图是好的,但有多少效果很难说。”陈书记愁啊,处处都要花钱,那么哪里需要花钱、需要花多少钱,就是他最烦恼的事情了。“还有图书室也难,书也要花钱买不是吗?这笔费用哪里来呢?”
“靠财政给钱。陈叔叔,我是这么想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特别是男孩子,坐不住,总想着往外跑,你看每年溺亡的绝大多数都是男孩,女孩很少,女孩也比较听话。男孩女孩都是国家的财富,不能没人管。”
陈书记直笑,“对对,你说的对。那这样吧,你在桃花镇下面找两个村,先试试看。这样花的钱不多,也用不着几年就能看出成效了。”
姜明光很高兴的答应了,“是!还有啊,我准备这样,咱们庐州不是有几所大学吗,我准备在各个大学找人收书,很多学生离校后就会把书扔了,教材之类孩子们用不上,他们还会扔很多小说杂志之类,可以请他们捐给我们乡村图书室,这样能解决一部分图书的问题。一个学校只需要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就在大学生毕业离校的这大半个月里忙一阵子,我想过了,可以按周给钱,一周二十块钱工资,两周也就四十块,也就是普通工厂职工的工资水平。”
“一个月八十块,那可是老师傅的工资喽。行,这事你安排。报账记得要开发||票,或者至少也得是国营单位的收据,不然财务那儿可报不了。”
“好嘞!”
6月的离校季,庐州市的几所大学里多了几张海报,姜明光跑回庐州待了一周,安排好了人手。这种事情不需要跟当地妇联或是居委会打招呼,跟学校说一下就行了。
她有玉龙县开出来的盖公章的介绍信,几所大学都挺配合的,用校广播站接连广播了好几天,还让学校图书馆找了很多旧杂志旧书籍,还很客气的问要不要帮忙送过去。
大学里的硬件条件都很不错,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车队,客车、货车都有,每一所大学都专门派了一辆大货车,将学生捐赠的图书送到了玉龙县。
陈书记没想到她忙活一通,居然弄回三辆大货车的图书,十分佩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