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2页(1 / 2)

加入书签

高悦行让他走, 李弗襄怎可能真的放下心。

当天夜里, 李弗襄便做了一件惊世骇俗之举。

他亲自出马,带着锦衣卫,揣开了那十几户死活不肯搬离的人家,命锦衣卫将人强行押走。

那些百姓们嘴里唾骂着,李弗襄如常听了,见有人想不通,意欲自寻短见,当场撞死,锦衣卫自由办法堵了人的嘴,将人绑了带走。

他镇在那里,如一尊修罗般,冷着脸,活像要人命,比水患都要可怕。

通常当好人比当坏人要难得多,因为好人要守规矩,总是束手束脚,将自己捆缚得狼狈不堪。

李弗襄从没有当个好人的执念,他可不耐烦这些罗里吧嗦的束缚,更不在乎自己的身后名。

后世太远了,他顾不上。

他只顾眼前,也只看着眼前。

高悦行得知这些事的时候,已经迟了,慌慌张张的跑出来看,李弗襄已经在雨幕中上马,头也不回地向西奔去。

等高悦行牵出马,人早就没影了,追也追不上。

高悦行本以为他们能有一个好好的告别,没想到竟是如此的草率,高悦行无奈甩了马缰,退回来。孔让尘瞧出她心里的失落,出言宽慰道:“互相欠一个告别也好,人留点念想,挂念着,才会拼尽一切的回来见你。”

有点道理。

高悦行一抹脸,随即又想起了外面随行的官员们。

李弗襄说跑就跑,给她留下的这一群文官可怎么办,他们其中还有人不知边关的情况呢。

高悦行想到了一个可用的人,薛山晖。

以薛山晖的德行和威望,高悦行稍微一推,他便顺利成章成了群臣中的主心骨。

江萝镇的人家都迁出去了,孔让尘手中只剩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王妃带着属下的官员也撤走了。

孔让尘精准计算着水势,在江萝镇河堤的薄弱处,凿开一道口子。

他带着人抓紧时间往外撤,高悦行不肯走远,仍守在不远的地方,驿站都空了,只剩下他们官员守在危地。

薛山晖忙里忙外,抽空还能拍句马屁:“王爷和王妃经历此劫,必能青史留名。”

高悦行冷笑了一声。

还青史留名呢。

就那天晚上李弗襄干的事,虽情有可原,但到底是免不了后世人评判一句性格莽撞,办事欠妥。

高悦行正寻思着这事儿呢。

孔让尘急奔回来复命。

江萝镇得天独厚的地势和辽阔的占地,足以缓解当前的燃眉之急。

孔让尘道:“等过几天,朝廷的赈灾粮到了,百姓们就能好过一些了。”

提起赈灾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