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页(1 / 2)

加入书签

陆苇绡先起身告辞。

贤妃娘娘高坐尊位。

高悦行将自己的这位妯娌送出门,见她在内侍的引领下,朝宫外走去。

而与陆苇绡正相迎的方向,乾清宫的内侍往这边跑来,高悦行抬眼瞧了瞧日头, 约莫皇帝应散朝了, 果然, 那内侍躬着腰到高悦行跟前, 对着笑脸道:“见过襄王妃, 陛下请您乾清宫说话。”

高悦行点头, 跟着走了。

乾清宫的内侍不比别的宫里, 高悦行自对他高看一眼,别端量着他年轻,宫里多少见不得光的秘辛都憋在他们的肚子里。

高悦行试着和他搭腔:“记得公公似乎是姓安?”

那年轻的内侍并不回头,而是侧了身子,脚下不停,回话道:“襄王妃您记性真好,奴才是在乾清宫外门伺候的,统共没能正经见过您几面呢。”

他这便是客气话了。

守在乾清宫外门的奴才,才是进进出出都能见到的,随口吩咐也最是顺便。

高悦行眉眼一低,道:“安公公,我向您打听点事。”

安公公“哎哟”了一声,道:“您这是折煞奴才了,宫里的这点子事儿,哪儿还用得着打听啊。”

高悦行道:“我想打听的,是二十几年前的旧事。”

安公公恭敬道:“王妃说笑呢,奴才可比您大不了几岁啊。”

乾清宫门前的内侍嘴巴自然是紧的。

高悦行知晓,今日自己对他说的话,可能会一字不落的传进许修德的耳朵里。

而许修德的一双耳朵并不是自己的,而是给皇帝长的。

但高悦行既然能问得出口,就不怕皇帝知道。

高悦行道:“二十几年前,孟昭仪生下了信王殿下,但是我瞧着他们母子这些年来,倒也不说特别亲热……我有点好奇,时候确实久远,安公公若是不不知晓其中的详细,可否有别的路子帮我打听打听?”

别的路子……

二十年前的旧事。

想要打听得清楚,只能找那些上了岁数的旧人。

信王是在王府里出生的,那会儿,先帝爷还在,皇上还没登基呢。

那个时候就跟随在皇上身边的,他们内侍就只能想到掌印大人许修德了。

安公公心里翻江倒海。

襄王妃是个聪明人物,一直都是。

和聪明人说话要打起一百二地警惕,她说的每句话都可能不仅仅是明面上的意思。

襄王妃要他找人去打听当年的旧事,这一找可不就找到许修德身上了吗,许修德知道了,等于皇上知道了。

……

安公公心里慢慢的解了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