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7页(2 / 2)

加入书签

第72章

他们给李弗襄的, 是他们手里原本就有的,而高悦行一无所有的出现在李弗襄面前,给他的, 是她挣来抢来,在这灰蒙蒙的宫中,几乎是拼上了性命才撕开一道口子,牵住了他的手。

所以, 他们不一样。

高悦行在自己府门前, 看到了宫里来的内侍, 皆守在大门前。她似乎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李弗襄说的圣旨,已经等在家里了?

圣旨到的是真早, 几乎和高夫人前后脚进门, 家中丈夫和女儿都不在, 她又不能代为接旨, 于是遣了人急急去大理寺请人回府,可惜那会儿他们已经在去往陈家的路上了,高府的下人扑了个空,害得传旨内侍在府中耽搁至今。

高悦行嘱咐李弗襄:“你没骑马,让我家的车送你回宫,路上小心。”说完便匆匆回府。

另一边, 高景回到大理寺, 听说宫里传旨的内侍已经在他府中等了半日, 只好先撂下手边的公务, 竟还比高悦行先一步回府。

正堂花厅里, 高悦行边走边命丫头举着妆镜, 整理仪容, 差不多后,才踏进花厅。

花厅上座里,是皇帝身边的掌印许修德。

由此可见,圣旨非同小可,皇帝应是异常重视。

一家人里,只有高悦行知道内情。

高景道:“惭愧,在外转了一整天,害许公公久等了。”

许修德满脸喜气地笑道:“高大人哪里话,您是大旭朝肱骨重臣,案牍劳形之余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因为来的是许修德,高夫人之前备的银钱索性就没拿出来。

许修德是绝不会收的。

掌印素有内相之名,等闲也不会看上这些蝇头小利。据说,许修德原本不叫这个名字,是皇帝亲自将人调理出来之后,郑重其事地给改了个像人的名儿。

他不仅仅是皇帝在宫里的心腹。

心肝肺怕不是都归他管。

许修德宣的是赐婚的旨意。

高景跪在砖上,暗叹了一声。

终于还是来了。

皇上拟这份圣旨之前,没有和他透过任何风声,意思就是,此事不容他拒绝,他愿意与否都不重要。

陛下此番,为了李弗襄的夙愿,露出了他罕见的强硬态度。

拖泥带水太烦了,干脆利落地先定下来才是正事。

高景接旨,问了一句:“许公公,事儿订的是有些早,不知皇上心里作何打算?”

许修德笑着与他说道:“皇上心里也是觉得早些,但是这样的大事,早总好过晚,咱们姑娘有些礼数得先学起来了,贤妃娘娘那头,倒是很想将姑娘接近宫里住一段时日,正好公主也还未出阁,两个女孩家凑在一块,也热闹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