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1 / 2)
恰在此时,皇帝身边的内侍神色急切进门,在皇上身旁悄声耳语了几句。
皇帝当场打翻了手边一个杯子。
李弗襄病了。
负责照顾他饮食起居的宫女贵地回禀:“小殿下病起的突然,陛下去上朝前还好好的,只过了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便发咳喘,浑身滚烫。”
太医乌泱一群静候在内。
皇帝大步走进寝宫,人还未到床前,低怯的咳声传出来,伴着急促的喘息,听着就让人觉得揪心,李弗襄小脸苍白,难掩痛苦,人介于清醒和昏迷之前,怎么唤都没有回应。
皇帝:“太医!”
太医说:“从脉上看,小殿下素体虚弱,喘证或许是从胎里带出来的,又加上最近入冬后气候转冷,寒气侵肺也有可能……”
皇上问:“怎么治?”
太医说:“风寒好治,臣开几贴药,静养几天便可大好了,只是这喘证,缠绵难愈,急不得一时。”
郑千业一直没说话,站在床边,居高临下地静静打量这孩子。
太医们商量药方的间隙。
郑千业说:“云钩幼年也有喘疾,可能是随了他娘,我驻守西境时遍寻天下名医,终于在江湖上打听到了一位高人,我将云钩送到他的药谷里治了两年,才接回来,神医说此病无法根治,但经过药谷的调养后,云钩的喘证真的再也没犯过。”
皇帝:“药谷里的神医?”
郑千业点头:“是。”
皇帝:“朕派人走一趟。”
郑千业:“药谷毕竟是个江湖帮派,朝堂与江湖一向泾渭分明,恐怕不太好交涉,还是让我儿去吧,有几分旧交情在,好说话。”
乾清宫一大早折腾得人仰马翻,待到药灌下去,李弗襄的病有所缓和,皇上终于腾出时间收拾乱摊子。
高悦行暗中搅乱了池水,把此事最大的功劳算在了陈太医的头上。
皇上给的赏赐不含糊,陈太医提拔为太医院医正,银钱流水似的抬进了他的府中,陈太医十分受用,将银钱分了一大半送到了傅芸面前。
傅芸望着银钱发愁,急道:“高小姐,这可怎么办哪?”
高悦行坦然道:“给你自然有给你的道理,你收着呗。”
傅芸:“可是,可是我受之有愧,无功不受禄,我稀里糊涂的,根本什么也没做呀。”
这人实诚得要命,是个死心眼,高悦行知道和她一时是说不通的,于是宽慰了几句,便跑到院子里去了。
生辰过后的第二天,李弗逑门口还堆着许多原封不动的贺礼。
高悦行很想知道皇上会怎么处置李弗逑,但等了一天都没有动静,皇上好似把这个人忘了一般,没有任何旨意传下来。
高悦行摸到了些门道。
皇上就是这么个人,不喜欢谁就不搭理,把人晾在那儿权当不存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