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2 / 2)
他打听到消息,流波渠已经快要落成,但皇帝在东地战事之后,却下令将大批人口迁至中原一带。
——因着拆除邬堡的关系,豪强大族隐匿的人口被搜出许多,若从官府的数据看,东地在籍的人口数有一百五十多万户,平均一户五到六口人,然而除此之外,当地还有一百多万户的隐匿人口。
任何对世道有所了解的人,在了解到隐户数量后,都会明白,东地不安是必然的,要是安定了才奇怪,随着地方豪强大量兼并土地人口,谷州承州等地,实在已经到了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地步。
而陡然多出了那么一大批人的后果就是,虽然东部大量土地被罚没为官田,也会有人没有地种。
派人开荒田也是一个办法,不过短时间内不容易见到成果,事情上报到建平之后,天子很快拍板,既然南地大族被她拎过来挖沟,东地部分降卒,以及负隅顽抗直到最后都不肯拆邬堡的豪强,也可以照此办理。
消息传回东边,陈明等人也是如释重负,有些豪族过于顽固,除非举族诛灭,否则大军一走,还是会重新起事,把他们派去中部干活,至少方便了集中管理。
唯有一点让他们有些在意,东地这边大约会过去二十万青壮,然而流波渠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用不上太多人手。
张并山对此的猜测是天子打算营建宫室,不过他也没把话说死,而是仅仅故作高深地提了一句:“既然要用人,又怎能不消耗物料呢,主公从此时开始准备,等小皇帝需要用时,便可以有备无患。”
温鸿一直很吃张并山这一套,在给流波渠送石料、向前营兵马提供草料并上奏折表示自己纯属自愿请天子不要责备宋将军后,继续本着“让皇帝放心”跟“忽悠皇帝走上享乐之路”的意图,再度开始为朝廷的基建事业做贡献。
第127章
春暖花开时节,建平又开始为皇帝春猎做准备。
温晏然登基已经一年多了,在此期间,少府中有关衣食住行的机构都对自身工作内容进行了全面革新。
一位掌管器材的官吏请示上司:“如今是昭明二年了,要不要再打一些铜器?”
“这如何使得!”上司瞪了下属一眼,及时制止了对方的想法,末了却又放缓了语气,道,“你才进少府,倒也难怪——以后千万记住,陛下不喜铜器,若是要打,打一些铁器便是。”
在这个时代,铜被称为赤金,是铸造钱币的材料,价值上尤其贵重,别人家里不好用,天子却是没这种顾忌的,不管是看经济实力还是按仪制标准,都绝对能得到这个时代的最高待遇。
不过规则允许,温晏然自己却不喜欢。
对此,少府中人也做出了极具个人滤镜的解读——陛下乃是一位古今难得一见的圣君,生活自然极尽简朴,先帝当年喜欢用赤金的酒樽巨鼎大釜等物,而陛下却认为这些东西太过奢侈,登基后陆续换做了铁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