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页(1 / 2)
她还有一个想法,大娣也17岁了,过两年就该相亲找婆家。
要是以前她寻思就在家门口找,闺女不远嫁,她和男人能照顾,闺女站稳脚跟也能照顾家里。
现在她已经不拼儿子,就觉得五个闺女呢都在家门口也没必要,不如也跟着进城试试。
大娣生得随薛家人,皮肤白净,模样俊俏,身段窈窕,性格也温和,关键手还巧,做饭、做活儿都不错。她在乡下指定能嫁个好人家,别说队干部家儿子,就是公社干部家也配得上的。
可孙展英现在不稀罕这些乡下小干部了。
乡下男人性情再憨厚老实的,那也是外面看着光,在家里也一个个当大爷油瓶子倒了不扶的主儿,要是上来脾气打女人揍孩子那是家常便饭。
当然城里男人也有他们的短处,有些城里男人看着人模狗样的,其实势利眼儿、抠门儿、小肚鸡肠。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进城机会多,生活也更好,要不人家文化人儿为啥都争着进城?
人家不比自己这些没读书的女人有见识?
孙展英觉得跟着他们走准没错。
当然城里人找对象也是有要求的,刨除那些机关、部队干部,普通工人家庭要求对象身体健康、模样顺眼、人品没大问题、有工作。
关键得有工作!
薛老三进城次数多了,还学一些城里话儿,说什么女青年找对象顺口溜:一套家具,二老双亡,三转一扭,四十平方……男青年自然也有,听着都有点欠扁。
城里有些找不到对象的男青年,也会从乡下找,只不过对象没工作得靠他养家。
要是以前可能不行,现在孙展英不是能带着闺女做活儿么,只要能赚钱就和工作差不多,管她是做啥活儿?不偷不抢就行呗。
薛大哥自然同意。
二娣听见难免也心动想去,孙展英却说去多了招人烦,等过两年再说。
她是让大娣去试试机会的,有那个本事就留下或者嫁过去,没那个本事就回来嫁人也是一样的,反正不是赖着二房给解决。
一下子去俩,人家家里也拥挤,招人烦。
主要是二娣脾气没有大娣好,容易得罪人。
林苏叶早上去上班,没管薛老婆子和刘艳丽说什么,下午放学又在路边看到刘艳丽。
她正帮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婆子卖青菜,一边把青菜一把把捋顺整整齐齐码放在那里,一边嘴里吆喝,“新鲜翠绿的青菜,没有农药,口感清甜鲜嫩,走过路过别错过呀。”
其他卖菜的农民都嘴笨不会吆喝,甚至不好意思吆喝,她在那里大大方方地一亮嗓子,过来买菜的就往她那里去。
有人就不乐意,“我说闺女儿,你别喊,你要是把红袖章喊来,咱谁也卖不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