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5页(2 / 2)

加入书签

江婉能轻描淡写的说出买人的事,是因为她对封建制度下的残酷早有心理准备,而且也能接受入乡随俗。

或许很多身处和平年代,用键盘主持公道的人会觉得人口买卖有违人权,太残忍。

但近半年的现实生活已经足够教会江婉做人。

有些时候,活着才是人唯一的诉求。当活下去都成了艰难的事,人权要来何用?

这么说或许很难听,但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比如赵芸娘,在她才几岁大的时候,要不是被赵志雄买回去教养,说不定早就饿死街头了。再不济比如姚氏姐妹。

当初姚娘子一文钱没要,就为了让自己和妹妹能吃上几顿饭、头上有瓦遮顶,就将自己卖到张家冲喜。虽然遇人不淑,过得苦不堪言,但如果没有那一场买与卖的救赎,说不定也活不到现在。

存在即合理,有时候这个说法还是站得住脚的。

“再过不久我就要回村里去,这里只有你跟老二我不放心。咱家这情况,雇人不如买人来得牢靠,往后家里的事只会越来越多,你要学会习惯。”

人性经不住任何考验,与其相信虚无缥缈的道德约束,往往不如一纸卖身契握在手里更有说服力度。

“也是。”赵芸娘接受得很快,“其实相公每天早去晚回路上更不安全,要不,就先给他配一个书僮?”

“好。”

有钱的大户人家孩子启蒙时就配备了书僮,除了照顾生活起居,也一起读书成长,打小就开始培养默契,将来踏入仕途就能成为左膀右臂。

比如李延睿的同窗好友张易之,出入不仅有书僮相随,还有车夫仆妇,照顾得无微不至。

这样养尊处优的生活江婉肯定不会给,但一个伶俐的书僮还是很有必要的。

婆媳俩商量这事的时候就在院子里,也没背着人,说完就准备去铺子里开工了,却没想才转身,姚春花扑通一声跪在了江婉的面前。

“婶儿,你买了我吧!”小姑娘吐出这一句话后,紧抿了嘴唇,只跪着不起,再不说别的。

“这是怎么了春花?快起来,你现在就跟我们一起啊。”赵芸娘上前拉她,可小姑娘铁了心纹丝不动。

“婶儿不答应我就不起来。”

赵芸娘怎么劝这孩子都不起,江婉只得冲她挥了挥手,“你先去上工吧,我等会儿来。”

“春花你先起来,你得跟我说说为什么要卖了自己。”

江婉在县书院伙房里第一次看到姚春花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她努力帮着姐姐做事的样子,比李翠还瘦小的个头,却搬那么多碗盘,干那么多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