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4(2 / 2)

加入书签

  再是画眉。她原先的眉型并不如此纤细,稍稍要粗一些,眉峰也不是下折,而是略抬后再平折,合了她的眼睛,就带一丝英气。

  再是画唇。她原先的唇是不点自朱的,明红的唇色,还有小小唇珠,唇形十分好看,不笑时都有娇美弧度。

  她放下唇脂,抬起头,镜中人已有了几分熟悉的影子。抬手把那支红宝石钗取下来,不必插戴,这脸已撑起了几分雍容秀丽,再配上眉间木兰花钿,顿时就有几许艳光溢出。

  她看了一小会儿,趁着玉萱她们还没回来,又揩了湿巾一一抹去。

  ……

  这之后的日子过得飞快,陆陆续续又有好些人来添妆,多是长辈和堂兄妹。景语深居简出,往日里闷声不响,竟没什么要好的手帕交,倒是族妹秦紫带着弟弟来了一回。

  秦紫现年十四,家里也开始替她相看人家,瑞姨娘问她,她就羞答答的不肯说。她一个小姑娘还没什么积蓄,就送了自己绣的几条手绢,还有一块压裙幅的海棠玉佩。她弟弟秦轩也亲手写了一副“文定吉祥”,也不知练了多少回才写出这一张满意的来。

  景语对他们的到来十分欢喜,两人嘀咕了好一阵,一院子都是喷香的零嘴瓜果,还有瑞姨娘和秦轩的笑闹声。到了傍晚景语要留饭,秦紫牵了弟弟坚辞而去,说是改日再来喝喜酒。

  最让人意外的是,信陵候府竟也派人上门来。接到门房跑步来报信,陈氏正在老太太那里,两人都吃了一惊。

  “信陵候府,这没听错吧?”

  来人自称崔嬷嬷,是来给府上九娘子添妆的。这更叫人糊涂了,一等信陵候府怎会来给个庶娘子添妆?陈氏不敢怠慢,忙亲自去前厅相迎。

  前厅里的人,果然是腰板硬朗的崔嬷嬷。大约是上门道喜的缘故,崔嬷嬷换了一件亮褚色遍地撒花织锦衫,发髻上一支宝葫芦玉簪,又不招摇又不显素淡。陈氏虽和信陵侯府没有来往,但于京中王公世家的一些情形她是知晓的。这崔嬷嬷来头不小,据说原是宫中到三十岁上退下来的人,信陵候请了来,来帮当年新婚的林家小娇妻撑腰管家。陈氏没见过崔嬷嬷,但一眼就认定不会有假,这气度说是大户人家的老太太都有人信。

  “秦夫人,老身打扰了。”崔嬷嬷看到陈氏急步过来,先行欠身打了招呼。

  陈氏连道荣幸之至,路上和崔嬷嬷搭话,崔嬷嬷就把在秋山寺的偶遇略略讲了几句,只道是投缘。

  这边的动静,早有人通知了景语和瑞姨娘。

  竟是姑姑派人来了?她心跳快了几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