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2页(2 / 2)

加入书签

因为经过青帝祝福改良的红薯格外耐旱,生长周期也有所缩短,产量还高得离谱,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应对旱灾的作物。

第二件要事,就是修路了。

路途通畅代表着运输通畅,运输通畅才能达成物资流通。

再加上各地灾民太多,贫苦百姓大量失土,无家可归,无事可做,要怎么规整这些人,使这些人不至于到处流窜生乱,以工代赈无疑是当前最适合的方法。

而以工代赈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你要怎么有那么多“工”给这些人去做。

江琬觉得,修路是“工”的主力,其次还要修渠,修完了渠道还可以修河堤,修完了河堤还能大量打造地下排污工程,打造完了这些工程又还能组织人手去各处清扫街道……

总之就得给灾民使劲儿找事做,别管是什么事儿,也别管现在天旱成这样,河里都要没水了,再修河堤之类的是不是还能有什么用处……

不管,反正通通不管,灾民们只管埋头干活就是了。

干活,领粮食吃,暂且填饱肚子,这就是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至于其它问题,那还是等这个太阳解决了以后再说吧。

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琬有点鸡贼

江琬目前面对的第三个大问题,反而是各地的大户该怎样处置。

唔,说处置似乎也有些不太对,毕竟不是所有的大户都有罪孽,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用上“处置”这个词。

这里就要提一提在楚军向各地推进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插曲了。

江琬先有明令,明确了各路军的军纪问题。总之就是,城池你们可以攻打,但百姓不能骚扰.

而同时,江琬又提到了,普通的百姓虽然不能去骚扰,但要是查到当地有什么为富不仁,恶业极多的大户,那么打打土豪这个事儿,还是可以做的。

没错,江琬老早就非常鸡贼地给各路军定好了一個“打土豪”的策略。

打土豪,分田地,学学前世那些伟大的人的伟大做法,是不是个好主意呢?

毕竟机会难得,像“还土归农”这种事,早先在晴州推行的时候,余松柏就提到了其中各种难处。

还土归农之所以能够在晴州推行下去,主要还是因为晴州情况特殊。

占据晴州地方资源的基本上都是二十一盟的人,而二十一盟又早早被江琬给打服……哦,不,是收服了。

总之在楚王妃的威势下,晴州的还土归农顺利推行成功。

可惜晴州这边的成功有其独特性,这不可能随便复制到其它地方去。

江琬又不是闲着没事干,总不能一天到晚地就往各地跑,一个个地去威胁那些当地豪强,然后逼他们捐献土地吧?

这个时候,各路军“攻占”九江南的举动,就为还土归农的推行提供了相类似的便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