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页(2 / 2)

加入书签

除此之外,行知中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些前两年看起来普普通通,排名也中等的人,在高三会猝不及防地冲到前几名,俗称黑马。

像简宁这种半瓶水晃荡,平常考试全凭陶江接济的同学,毫无疑义地被挤下去,成了中流档位。

想想也能明白。当初,这群人都是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绩考进来的,怎么可能不学无识。

行知中学最不缺聪明的人,只要他们稍加努力,成绩立竿见影。

简宁一直觉得自己聪明,但聪明和聪明也有差别,她发觉自己不是那普遍意义上的聪明人,光靠聪明就可以绝地反击。

之前因为有陶江帮她,所以能混个不错的分数。但是,假期陶江去参加夏令营,她一旦没了援手,就原形毕露。

简宁变得非常焦虑,每天梦里都在考试做题。

这节骨眼上,摸底考试结束后,杨老师按惯例,把九班同学依次喊进办公室谈心。

轮到简宁的时候,杨老师扶着眼镜,看了会儿她的成绩,又看了看她,又低下头看成绩单。

良久,他叹了口气,终于说道:“简宁啊,你这个成绩怎么回事啊,一下子退步这么多?”

之前他看她是个好苗子,在学习上多提点了几句,还鼓励她去参加竞赛,但她怎么刚上高三就掉排名。

简宁不知道怎么回答,沉默。

“诶,这样下去不行啊.”杨老师摸着下巴,眨巴着小眼睛,话锋一转,“我听说,你退出物竞班了?”

简宁点点头,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杨老师放下成绩单,看着站在办公桌前的一脸郁闷的女生,说道:“你也知道,这学期马上要开始初赛了,我的想法是,你之前在物竞班的两年不能白学。”

“只要你进复赛,哪怕最次拿个省三等奖,获得自招资格,也能享受高校的降分政策。”

虽然杨老师治学严苛,不留情面,但他始终是个负责的务实主义者,不会放过挽救的机会,也不会放弃每个同学。

简宁明白他的意思,斟酌半晌,说:“老师,我回去考虑考虑。”

简宁有些犹豫,别看她平常大大咧咧的,其实耳根子特别软。尤其是这种飘飘浮浮没有着落时候,杨老师的话像一根救命稻草。

先过了初赛,再通过复赛,哪怕只是省三等奖,也算底牌。

简宁把陶江约出来,和他聊了这件事。

自招降分的诱惑太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