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页(1 / 2)
他走在最前面,神色十分平静,事实上在面对周家那位大少爷的冷嘲热讽时,他的神色就是如此,似乎被嘲讽的人不是他自己。
沈伯文并没有敷衍唐阔的意思,事实上,他的确有计划。经过这几天的拜访谈话,他发现这些本地豪族之间,其实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完全有分化拉拢的空间。
愿意配合自己的,回头并不会少了他们的好处,而那些不配合的,不好意思,已经上了他记仇的小本子,回头就找两位阁老还有景德帝告状,当然了,告状的手段不会太外露。
走在最后面的黄裕阳方才一言未发,不由自主地便想起了方才在周家的情景。
看着沈伯文走路时依旧挺直的腰背,他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心中多少有些感慨和触动。
这几日跟自己现在这位年轻的上司相处下来,他不知不觉间就收起了自己对沈伯文以往的那些审视和评估,或许还有少许的偏见。
——认为他年纪轻就不怎么会办事。
他从来没有想过,沈伯文这样年轻有为,不到三十岁就高中一甲前三,能从正六品直升正四品的人物,还能为了百姓跟这些豪族家主们低头,只为了他们能尽可能多捐出些钱粮来……
不得不说,沈伯文在他心中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不再只是从前那个单薄的人了。
他想了一通,最后的决定便是自己今后要更加配合对方的工作。
与此同时,位于兴化府城东边的苏府之中,也有人在谈论沈伯文。
苏家家主正在跟自己的幼子闲聊,幼子对于自己为什么会主动提出给百姓们捐出不少钱粮的事十分疑惑,至于长子,是家族未来的接班人,自然与自己心意相通,明白自己的想法。
因而需要被教育的只有被老妻惯坏了的幼子。
但幼子也很聪明,只是不愿意动脑筋去想,但凡自己多点拨几句,他就懂了。
因而苏家家主也十分享受这种教育儿子的时候。
“所以说,爹您之所以愿意捐出部分钱粮,除了换陛下的奖赏之外,更重要的是看重这位沈知府沈大人?”
苏家幼子——苏家明听罢之后,过了会儿才试探着问道。
“孺子可教。”苏家家主满意地捋了捋胡子,道:“吾儿说得不错,正好猜中为夫的心思。”
“您就这么看好他将来的前途吗?”
苏家明又提出了一个疑问。
他并不是想不明白看重背后的原因,他们苏家如今在兴化府这一带地方,还算得上是兴旺,毕竟他们有钱有地,还有人望,但问题也很明显——他们在朝中无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苏家这几代人都没什么读书的天分,三代以来撑死了就考出来了两个举人,其中一个还早逝了,剩下的还有三个秀才,五个童生,至于进士,竟然一个都没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