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1 / 2)
在倒数第三页,他猛的停下了视线:“这是……”
“……又东三百里,曰岐山,其上有太岁,状若白玉,又名皎礁。食之可不畏死。”
下面一行汇编者评注:“……有群氓分而烹之,化若黑膏。其真长生邪?其真不知长生也。”
“太岁?”
白岐玉脑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饱头山一行的奇遇。
有人说他们遇到了太岁,有人说只是毒蘑菇汤的幻觉,还有人说是过失杀人的借口。
难道……那个神乎其神的噱头……是真实存在的?
白岐玉死死地盯着书页,把短短数十个字印在脑海里。
岐山,太岁,状若白玉,又名皎礁……
白岐玉。
那个答案呼之欲出。
白岐玉的瞳孔震颤:“你不会想说,这个劳什子太岁,是……是我吧?”
霍传山没有出声,但白岐玉知道,便是如此了。
白岐玉失态的站起来:“山海经我看过!东山经我也看过!我本科还写过论文呢!哪里有他妈的这一条!”
“现在,确实没有这一条了。”
白岐玉又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古书,无论是材质、印刷还是装潢,他都可以言之凿凿的判断,这是本古书真迹。
“什么叫现在?”白岐玉敏锐捕捉到了霍传山语句中的缺口,“难道,曾经……”
霍传山点头:“我问你,评注书算是原著吗?”
评注书,类似于教辅书中的“课本详解”,是在原著基础上,加以后世文人的见解、补充,甚至续写之类的书。
严格来说,是不算的。
“所以,在非原著中,这条记载得以逃过一劫。”霍传山一字一句地说,“也是因此,你逃过了抹杀。”
白岐玉怔愣的坐回了沙发上,双手捧着这本脆弱古朴的书,脑中一片混乱。
“什么叫逃过一劫?抹杀又是……什么意思?”
霍传山许久没有出声,白岐玉失态的怒吼:“说啊!什么意思!”
霍传山突然起身,朝他走来。
骨节分明的大手半强硬半轻柔捧住他的脸,拇指轻轻揩过眼角,带去一片水雾。
白岐玉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他已泪流满面。
他其实没有感到太大的悲伤,只觉得冲击,无法言喻的冲击,冲击到没有精力分心出负面情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