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8页(1 / 2)

加入书签

“瞧她那一脸唐僧误入盘丝洞的表情。”

勾栏院里有女人来,多半是在白天,畏畏缩缩,别别扭扭,又不免偷偷打量,好似销金窟是什么隐私的地界。

这些女人她们见得不少,要么是带着钱来,为自己的丈夫消去花天酒地的赊账,要么是带着钱来,不情不愿地把自己丈夫的红颜知己赎买回家去。

二人窸窸窣窣笑一阵,印三娘扭着腰从楼上下来,身后带了一队睡眼惺忪的姑娘。

睡眼惺忪是衡南觉察出来的,外人看来,这几个花红柳绿的姑娘分明规矩地低头,目不斜视,步履轻盈飘下楼去,安静得像猫一样,在那妇人面前排成一排。

妇人站起身来,走到每个人身前,也不触碰,就拿手帕垫着,抬起脸看看,或是牵起手瞧瞧,末了,攥紧帕子,眼含失望地摇头。

印三娘抬手,这几个姑娘作鸟兽散,三三两两走回楼上。

小丫鬟啐,“我们的台柱子都入不了她的眼,眼光真高。”

衡南原本好奇,因为妇人的手帕的举动,兴趣散了大半,撒了一把瓜子,讥诮道:“想吃大白菜,还嫌白菜根上有泥。”

“南南,”上来的姑娘们交换了眼神,附在她耳语几句,“盛家的夫人……”

金陵城极其繁荣,奢靡之风盛行,门阀众多,其中最大的簪缨世家,姓盛。

传说盛家先祖有功于高祖,故许世卿世禄,一代代积累到现在,更是簇拥无数金银。

因出行仆妇无数,车马连缀,总是阻道,不得已总在黄昏人少时行动,以至于时人以“日晚盛车”形容贵族奢靡的生活。

盛家的辉煌能数十年如一日地维持下来,也许跟族中少有闯祸的纨绔子弟有关。而族中少有纨绔子弟,也许是盛家子孙凋敝、人丁不旺的缘故。

现在盛家家主盛琨,只有一个弟弟,半年前去了,于是如今只剩他奉养老母。盛琨娶的是另一大氏族薛家嫡长女薛雪荣,另有三个妾室,可是仅薛雪荣生了一根独苗,取名君殊。

盛君殊生得皎如白玉,自小聪敏好学,全家人视之如掌上珍宝,恨不得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双手奉上。

只一点愁人。

这盛君殊自小喜欢读书,醉心学业,于身外之物不怎么留心,甚至到了糊涂的地步。

只要手上捧着一卷书,拿着一根笔,睡在床上还是地板上,吃的是糟糠还是精米,给他梳头的是绝色美人还是佝偻老妪,他好像都觉察不出区别,甚至完全没留下印象。薛雪荣又怜又气,不忍苛责儿子,只得每每责罚下人。

这种事情倒也罢了,无非是吃饭睡觉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这盛公子已经长成个少年,至今却还是个童男。

薛雪荣心里暗急,言语暗示了几次,母子之间,男女有别,见儿子一脸正直懵懂,有些话也不好再说,只得悄悄地给屋里放了三个暖床丫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