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0页(2 / 2)

加入书签

她没有家人,她非常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

她就把对林新的这份感恩,化作神圣的膜拜。

她是虔诚的教徒,最听话的教徒。每月一封信就如同每月一次的“教堂祷告”。

.

几年之间,电子科技腾飞。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七年之间

几年之间,电子科技腾飞,林新成了S市最年轻、最出类拔萃的企业家。

上杂志、登报纸、做专访、成为商业界一位传奇般的人物。

转眼三年,江莹也长大了,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

这天秘书走进来,汇报:“林总,江莹给您的信上说……”

说到“江莹”这个名字,林新早已忘了,根本不知所云。

“就是您资助的那个女孩,她每月一封信,您都是让我处理的。这次她信上说考上大学了,不再需要……”

秘书诉说汇报,可林新习惯性的一伸手,秘书便将这封展开的信递过去。

唉,命运的转折!

林新接过了这封信,就是接过他命中的一劫。

一张白色的信纸,几行黑色的钢笔字,端端正正的娟秀字体。

写着:

“你好,林先生。这个月我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填报的第一志愿,S市商科学院录取了我,文秘专业。

感谢您这三年对我的支助,恩情万分,不敢再过多索取。

我是特困生,大学免了我的学费。

我在抻面馆找了一份工作,以后周六周日可以去那做工。平时晚上回寝室我就绣十字绣,换手工费,养活我自己,不再需要您的支助了。

再次对您说一声谢谢!您的善良,您的慷慨,让我在人生的眼泪背后,又笑着勇敢下去。

余生我将怀着对您的感恩和尊敬,一生祝祷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落款:妹江莹。”

.

林新看完这封信,就当是工作疲累中的一个小插曲。

他微笑了一下,提笔在信的背面写下4个字:“安心读书”。

于是,这封信送还到了江莹手中,并伴着这个月的生活费1500元。

1500元,对于这位年轻企业家来说,就是眨眨眼睛的事。

他并不吝啬善意,谁都喜欢被人歌颂,感恩。

所以,他并没有多想,举手之劳,帮助一个可怜的孩子。

就如同他当初的承诺,一直资助江莹到大学毕业……

7年,听起来容易。

可站在江莹的角度呢?

以月为单位计算,一个月又一个月,共计79个月。

有一位林先生在资助她,每个月给她活命的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