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2 / 2)

加入书签

  铜矿的开采一向由朝廷负责,除非皇帝钦赐某人铜山,特准其开采及冶炼,其他人等一旦触碰到这一块的利益,便是一个死罪。

  这件事情一被爆出,虽然剑锋未指向谁,但是朝廷里任谁都明白,开铜矿这么大的事情,不是等闲的人敢干的,也幸好是荀驰去调查,换其他人去调查此事,奏章又怎会到皇帝手中。

  荀驰,也是荀后的亲弟弟。

  也只有他才有这么大的胆子,不畏惧这件事背后的人,把事情捅出来。

  究竟谁是站在荀驰背后的人,想来大家伙也心知肚明。

  这件事情没有那么容易划拉过去,皇帝震怒,又派赵王与荀驰一道调查此事,一定要将此事的幕后黑手查出。

  在这期间,旁人眼中应该开始蹦跶的赵王却出奇的安静,只是借着给太皇太后贺寿的时机奏了一本,奏折上说,如今朝廷存有余粮堆满官仓,若是皇恩浩荡,趁此机缘恩泽万民如何如何。

  赵王并未提具体的对策,倒是皇帝因柳氏怀孕一事,颇有要与万民同庆的意思,不仅下旨三年内减一半的税,更下令免掉六十岁以上老者的税负,并恩令地方每年在太皇太后生辰之际,为六十岁以上老者赠米赠粮。

  起先皇帝本想把年龄定在五十岁,可仔细想想再过几年自己也是五十岁了,他亦不觉得自己快要步入老者行列,于是把老者定义在六十岁。

  赵王只是提了提,具体要怎样恩赏万民却变成了皇帝的功劳,于是不论是朝野还是万民,亦或者是皇帝,都对赵王赞不绝口。因赵王府最近发生那么大的变故,赵王府连中秋节都没怎么过,只是简单的庆贺了一下。

  赵王一时忙的晕头转向,本来君湄感觉到的那些危机感,突然变没了,过了那日赵王每日回府都很晚,回来以后她也睡着了,赵王不欲吵她,便在一旁安置了。

  于是这又过了许多天安全的日子,直到这一天,赵王府的人马开始出拔去江都。

  前几日为了铜矿调查一事忙的不可开交,又忙着安置赵地那边的流民,赵王一时半刻倒顾不上其他,直到这日马车出了府,君湄一身明艳的翠绿衫子出现在他面前,他瞬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其实这些日子他并不是没想起她,只是每每想到她的时候她又不在身边,忍一忍,这股子劲儿也就过去了。

  偏偏今天想她那会儿,她那副模样出现在他面前,叫他觉得万般不能忍,一股子热气,涨的身上鼓鼓胀胀的,原先那些将傻丫头养大些的想法,顿时灰飞烟灭。

  秀娘说的话,鼓舞了他,给了他一些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