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2页(1 / 2)

加入书签

“您办事我放心。在县城弄个女子学堂以后交给县衙负责,算是我给四里八乡的一点好处,这样以后村里就少些压力。”

“好。”

事定了下来,村长立刻就去找县长商量这件事了,县长一听一拍即合,这是妥妥的政绩啊。

赵家村学堂办得好处的人才多,多少人想往里面挤,但因为考试都过不去而有怨言。

村长这些年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并且提高了外村人的束脩费,和县城学堂的束脩费是一样的了,但本村人只收很少的一点书本费,并且管两顿饭呢。

对本村人越发照顾,优惠和福利也比较多,但外村人一切按照县城的标准来,没有啥优惠了,门槛还特别高。

族学针对姑娘上学是免费的,不要钱,管饭,教手艺,但学不好可是要打手板心的。

村里人现在对村长里正都是特别信服的,赵家村现在没有困难户了,家家户户都不难,日子都挺不错的。

多少人都想往赵家村嫁姑娘呢,赵家村的姑娘嫁出去条件也比较高,长辈们都会帮着想看一二。

都学精明了,例如赵凤,赵燕秀儿,嫁得好不都提携家里了么,一好变成两好了,还提携村里生意了呢。

赵家村人的眼界也打开了,给姑娘说亲眼光都高,条件太差的肯定不要,太老的也不要,你没几年嗝屁了,还是家里的负担,要嫁就嫁个差不多门当户对的,以后互相提携帮衬。

像虎子和诚子的媳妇,那都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的女儿,兄长也是有功名的,两个媳妇的嫁妆带过来就是每人都是二十亩土地,生怕委屈了自己闺女。

赵凤第二天带着女儿和李瑜去给父亲等长辈上香。

摆好了香烛纸钱,挨个给两边的爷爷奶奶,还有父亲上香。

赵仁也带着媳妇过来了,知道他们今儿一定会来上香的。

他们来得好时候已经有人提前上过香了。

赵凤颇为诧异,她之前问过李婶子,上个月家里才扫过墓,知道她要回来还没顾上扫墓呢。

赵仁只看了一眼就说了:“赵然来过了,她定期过来扫墓的,只是都是找大家不在的时候,和他们错开的。”

赵凤没说话,给爹和长辈们磕头,带着女儿见见长辈们。

扫完墓回去的路上才问了,“你和赵然还好么?”

“我过得挺好的,我也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姑娘,如今都在学堂里读书呢。”

“那就好,好好过日子,没什么比自己家人更亲的了,村里有需要,你能帮上忙就别吝啬伸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