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1 / 2)
这位官吏便试探着问那位考官道:这位是?
丞相府小姐。
这位考官一向不喜这种拍须溜马的官吏,见状,只冷冷回道。
丞相府,还能是哪个丞相府,女尊国只一位赵丞相。
这位官吏登时脸色便变了,腿都有些软,为赵叙白搜身时双手都有点发抖。
此时沈卿清早已进去了,赵叙白进考场前,用扇柄轻轻指了下这位搜身的官吏笑道,我记住你了哦,然后才将这扇子妥善放置到了杂物处。
这官吏早已吓得面色发白,只能强撑着精神继续搜身。
秦子衿与李之遥,也排在赵叙白后边不远处,她与李之遥也很快进了考场,这次二人分的考位倒是接近。
先前考院的桌椅皆有些陈旧,但这毕竟是都城,此处考院的陈设皆是崭新的,且考试的考位也要宽敞许多,想必是在都城国主脚下,时常检查的缘故。
且这都城相当于是女尊国的脸面,自是处处都要注意的。
秦子衿此次的位置与李之遥隔得不远,二人便一直顺路。
考试前夕,二人都有些紧张,毕竟这是会试,若是在榜,便就是殿试了。
科举至今,今日考试过后,便只剩了这临门两脚,说一点都不紧张肯定是假的。
都城的官吏搜身倒不似先前那么严格了,毕竟能考至会试的,都是有几把刷子的,虽是搜身不严格,但是监督的考官们却多上了许多,基本每十位学子便有一考官专门盯着,所以就算是想要舞弊,也是无法的。
监督的考官众多,且监督哪里都是随机抽签安排,并不给学子们舞弊的机会,所以在规则上瞧着是极为公平的。
会试考试流程与乡试一样,只是此次帖诗考察的是五言八韵诗,规定就《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来咏,秦子衿对于《左传》是极为熟悉的,只是要根据这,在这所有的学子中出彩有点难度,科举历来严酷,只选取前面的学子,所以每次考试其实最难的不是答出来,而是出彩。
秦子衿已经考至会试,作诗的水平也不似当初那般青涩,虽是比不上名垂青史的大文豪,但在女尊国论起来,已算不错。
且秦子衿读过的古籍颇多,引经据典的时候总是比旁人有些优势,也算是她出彩的地方,故秦子衿沉吟了没多久,便找到了思路。
科举选拔的是官场人才,日后是要参与国事的,故下午场的赋依旧是考察的学子是否有治国之才,因此多是就古籍考察的时政方面的知识,这靠死记硬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胸中是否有治国的才能,阅卷的考官们一看便知。
因此,许多学子们往往是输在了这一项上头,但说实话,这治国本领有时确实是需要一些天赋的,光靠勤勉还是不能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