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6页(2 / 2)

加入书签

钱教授嘟嘟囔囔的往外走,其他学生就只剩下羡慕了。

王聪忽然半责怪的对井熙说:你当时申请进实验室的时候怎么没提这个事?

井熙不好意思的说:那篇论文的影响因子太低了。

再低你也是大一就能发表SCI的牛人,王聪叹,你看跟你同一批进来的毕明,都大三了,还在为第一篇SCI秃头呢,我就说,当初班上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有研究天赋,还好及时把你拉进来了。

王聪为自己的先见之明十分得意,但也忍不住感叹,如今真是一代新人胜旧人,要不是觉得井熙以后肯定会出去留学,他也说不清会不会嫉妒她了。

井熙的理解能力强,再加上记性好,除了操作上稍微弱一点,其他几乎完美无瑕。

而且操作本来就是时间堆出来的,井熙的学习能力强,连操作的练习时间都比一般人少得多。

很快,王聪就发现自己也没什么能教给她的了。

因为井熙如今不少上机操作,动作比他还要完美,对规范的理解,比他还透。

更重要的,是井熙时不时突然冒出来的灵气,那种对于实验天生的敏锐度,王聪也只在实验能力最强的汪师兄身上看到过。

可即便是汪师兄,刚入实验室的时候,跟井熙比也是远远不如的。

当然,自己就更加比不上了。

因为年老体弱而不得不面对淘汰风险的王辅导员,不由落下了感伤的泪水。

与此同时,井熙的实验设计也写好了。

汪彪一看到她的设计就皱眉:这个跟我们小组的实验关系不大吧?

井熙耸耸肩:我也是扫论文的时候顺便想到的,还请汪师兄指正。

井熙这个实验设计其实也不是完全和光谐振腔没关系,光谐振腔是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她这个实验设计,就是针对的激光器波长控制。

到了21世纪,激光器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但其实,这个对现代科技有巨大推动作用的仪器1960年代才被发明,而普遍应用,也才是70年代的事情,也因此,作为如今电子科学的热门领域,对激光器的研究,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太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