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9页(1 / 2)

加入书签

康熙瞥了他们一眼:“之前朕要废八旗的时候,你们非常反对。”

福全苦笑:“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清已经无内忧外患,不担心八旗生事。而且臣也仍旧认为直接废八旗不可取,应徐徐图之。”

常宁道:“对对对,皇上,咱们先把旗主的爵位撸了,把八旗全收到皇上您手中,之后再慢慢改。”

康熙道:“八旗全收归朕手中?那旗主们如何收取旗人供奉?”

福全和常宁愣住。

他们想了想,道:“像前明那样,宗王只收税,不能管理?”

康熙道:“你们先回去闭门思过吧。”

福全和常宁被撸掉了亲王爵位帽子,双双成了郡王,暂时被禁足。

康熙坐在椅子上,思索八旗的事。

让宗亲继续享用旗民的供奉,但不管政务,确实是一个办法。

这相当于康熙和宗亲们各退一步,既保证他们荣华富贵,又不让他们威胁自己的权力。

但康熙却不想这么做。

他连一步都不想退。

这么做有很大的弊端。旗民若还要供奉他们,就无法完全成为只属于皇帝的百姓。旗兵们的训练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前明这样养“朱”,把前明的国库都拖垮了。

有前明的前车之鉴,难道他还要再犯同样的错,让越来越庞大的宗亲将大清的国库也拖垮?

他们看似要的是旗民的供奉,实际上还是大清国库在出血,是大清在供奉他们。

汉时就有推恩令。一代一代推恩下去,血缘远的宗亲们自谋出路,有本事的为官为将,没本事的种田经商,也没说让汉朝一直养着。

只有前明如此奇怪。大清为何要学前明?

他朱元璋因为是乞丐出身,妄想着自己当了皇帝,子子孙孙都能享福;我爱新觉罗……

十三副遗甲起兵,出身还是比朱元璋好一点……吧?康熙摸了摸下巴,点点头。

没错,我们爱新觉罗家比朱元璋出身好,不能学朱元璋如此寒酸小家子气。

“得让那些红带子和黄带子自谋出路。”康熙自言自语,然后深深叹了一口气。

他真不想自言自语啊。

若是太子在这里,他们父子俩一起商量多好。太子什么时候回来?

康熙想着自己若在太子回来之前把八旗废了,太子回来后又气鼓鼓哭唧唧地拽着他的袖子,就忍不住想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