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8页(1 / 2)

加入书签

胤礽淡淡道:“台湾只是他们的跳板。郑成功是英雄,可惜郑家后人太废物。”

投降大清的郑克塽才十五岁,被推到傀儡位置时才十二岁,几乎就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软弱没主见孩子。

康熙本想把郑家人全部拘禁在京城,将来郑氏族人的未来不会好过。

因为郑氏在大清本土的祖产,在大清入关的时候就已经分给其他人;郑氏在台湾的土地又不可能再还给他们。他们要养活一大宗族人,显然捉襟见肘。

后来这一家子人就散为平民,分崩离析。

胤礽敬仰郑成功是英雄,为郑家说情;施琅也上书,他虽与郑家有灭门之仇,但认为郑家中有能之人可用。

康熙这一世踌躇满志,自信心极强,不认为郑家能给他带来什么麻烦,便没有对郑家监视太过。

他遣散安置郑家其他宗族,以后这些郑家人如普通大清人一样,可以科举或者入军得官;郑克塽直系亲属留在京中,康熙给了郑克塽侍卫的官职,并且同意他入大学读书。

但怎么说呢,这群人不愧是在大清战船开到了港口,还要搞毒杀争权夺利的人,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

胤礽可以预见,这一支嫡系估计最后还是会贫苦潦倒而终。

愿意被遣散的包括郑成功幼子在内的族人中,倒是有几个胤礽看得上的人才。待这些人安定下来之后,或许会靠自己的力量进入大清官场。

“郑克塽既然已经降清,郑家对抗荷兰的功绩,大清自然会承认。”胤礽道,“此次大清对荷兰开战,也算华夏一雪台湾被占之耻。”

姚启圣知道朝廷对郑家的处置,心里叹气。皇上的胆气越来越足,对待汉人越来越宽容,可惜郑家没人抓住这个机会。

立场敌对,姚启圣也很敬佩郑成功。可惜郑家后继无人。

“臣会尽快开发岛内。”姚启圣道。

胤礽摇头:“台湾已经回归,不用急。这张地图是给你制定长远计划用。你先收着,我和你说说台湾现在迫在眉睫的开发计划。”

短短一日,姚启圣就对这位小太子心悦诚服,立刻做出洗耳恭听状。

胤礽最担心的,一是台湾孤悬海外,不好管理;二是大清海军看到海上贸易兴盛之后,可能会当海盗。

他要给大清海军找一条可以合法敛财的路。

江河有漕运,海上也应该有固定的海运。这些海运航线,可以由大清海军来护送,收取海运费。

这样海军既能合法敛财,又能增进台湾和内陆的联系。

让大清海军奉旨经商虽然会滋生腐败,但封建的军队,能做正经营生就算不错了,总比转职当海盗强。现在大清的海运航线最好国营,那么纳入海军体系最好不过。

康熙已经建立的大清公司将和海军合作,分给海军一部分股份,将来大清公司做生意,海军护航和运货,可以拿分成。这样海军即使不打仗,也有粮饷。

这么一看,海军将来肯定比陆军富裕,恐怕会引起陆军不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