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6页(2 / 2)

加入书签

穆空青做修撰时,翰林院还没到忙碌的时候。

如今翰林院忙起来了,穆空青偏偏成了侍读,同这些杂务没什么干系了。

这运道,也忒好了。

殊不知,穆大人的运道还远不止如此。

先头刚到京城时,穆空青便吩咐人将那几位匠人送回到了庄子上。

临别前,穆空青还特意嘱咐了一声,若是可以,就在庄子上再多搭几个玻璃窑出来。

若是冬日里气温太低没法再起新的,那便先紧着那原有的炉窖,多烧些平整的玻璃片出来。

京城的冬日时常大雪连绵,即便是白日里,屋内也是昏暗的时候多。

若是可以,穆空青还是挺怀念玻璃窗的。

几天后,第一批平整的玻璃片就被送到了穆空青府上。

同时送来的,还有新的炉窖已经开始动工的消息。

在京城不比广粤。

广粤的玻璃厂进展神速,那是有永兴帝在暗地里帮扶。

在京郊庄子上的那些小炉窖,却都得穆空青自己的人手动工。

穆空青对此也很是看得开。

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事儿也急不得。

况且,穆空青对玻璃这事儿,还算得上是有点头绪。

但说起水泥,穆空青除了知道它是英国工人在烧石灰的立窑中烧出来的,以及这东西需要石灰石和粘土之外,对旁的什么工艺、材料等等,就只能说一句一无所知了。

穆空青甚至连立窑长什么模样都不记得了。

他能记得这段历史,还是因为当时他在书上看到,那位英国工人在发明出了水泥之后,就直接申请了专利。

然后穆空青就感叹了一下专利法的历史居然如此悠久。

若非如此,穆空青连这点儿印象都不会有。

而现在,穆空青也只能凭借大脑中的这点儿记忆,尽量将有用的信息全部提出来,而后根据这些做出推断。

烧制玻璃需要的三样主要材料,一是石英,二是纯碱,三是石灰石。

穆空青想着,既然这立窑是烧石灰用的,那在烧玻璃的炉窖中试试,总不会出错的吧?

先多造几个玻璃炉窖,然后该产玻璃的继续产,空出一个来尝试烧水泥,两边儿都不耽误,安排得妥妥当当。

至于眼下么,在自家全面装上玻璃窗之前,穆空青想了又想,这仅有的几片玻璃,自家还是不能先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