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1 / 2)
江南之地的冬日并不算长久,眨眼之间便到了开春,书院也悄悄走了一批学子。
今年乃是大比之年。
二月的会试,八月的乡试,都是牵动书院学子关注的大事。
一月底,永嘉书院中有一批学子结伴出行,赶赴京城。
会试与穆空青干系甚远,他只知杏榜之后,永嘉书院在大门前放了一挂大红鞭炮,贺书院学子共二十六人杏榜提名。
这挂鞭炮响完不到半月,永嘉书院又放了一宿的烟花,贺书院学子金榜题名二十六人,同贺书院学子拿下了大炎开国以来的第二个大三/元。
顺带一提,大炎朝的第一个大三/元,正是永嘉书院的现任山长杨克佑老先生。
杏榜提名三百人,永嘉书院一家便占了二十六人。
大炎朝一共只出过两个大三/元,皆尽出自永嘉书院。
一时间,永嘉书院之名响彻大江南北。
而这一点,正在书院内就读的穆空青却是没有感受到的。
穆空青只觉得会试之后,书院里的氛围不见有多欢欣,反倒是又紧张了不少。
因为马上便是乡试了。
过了乡试的学子在书院内不占多数。
毕竟永嘉书院要求学子必须住在学舍,许多举子年岁已经不小,都已成家生子,自然须得为妻儿考虑,去往别处求学。
是以书院中的学子,还是以如穆空青这般的年轻秀才为主的。
对于这些年轻秀才来说,乡试方才是他们眼前须得关注的事。
不说旁的,只看东十二室的四人中,除却考一趟乡试,便要在路上花费一个多月的穆空青与杨思典,其他两人都是预备今年下场一试的。
时间临近八月,尤明澄几乎是日日都在哀叹:“我也知晓我必定是考不上的,可我爹非得逼着我下场,说即便是考不上,积攒些经验也好。”
尤明澄说着说着便猛灌了一口水:“那可是在八月里,被关在号房中整整三日、连考三场啊!明知考不上,还得要我去受这份罪做什么!”
穆空青原本就是冲着三年后的那场乡试去的,这会儿自然不急。
倒是穆空青见许宗海也在收拾行李,便好奇地问了句:“宗海也要今年下场一试?”
许宗海颔首:“家父言道今朝下场只需注意身子,旁的无需强求。”
穆空青咋舌。
第二日,穆空青就发觉,如许宗海和尤明澄这般的学子并不在少数。
第十斋前来上课的学子,已经少了近半数人。
而整个永嘉书院,也在这短短几日间,迅速冷清了下来。
无论是已经入学几年、学问扎实,冲着今朝桂榜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