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2 / 2)
时间在九月十五日,也就是五日后。
无需报名,只要在九月十五日当天卯时二刻抵达书院便可。
周秀才曾经和他说过,永嘉书院每次只备三千份桌案笔墨,入场晚了,便是同书院无缘,还请下次再来。
并且书院外头还有守山人,想要大晚上跑去提前排队,也会被直接赶下山去。
穆空青只觉得有名气就是任性。
到了书肆同掌柜一番交谈后,穆空青才知道,除了这个考核人数外,永嘉书院还有更任性的。
据说书院每年的考核项目都不一样,有时是四书文,有时是策论,甚至有一年还考过数术。
每年两千人应考,最后皆尽只纳五百人,且明言宁缺毋滥。
据说考数术的那一年,最后只纳了二百人不到。
须得知晓,数术题只有到乡试时才会考到,且所占比重不大。
大多数学子也是考完院试之后,才会去学习数术。
再考虑到前往永嘉书院求学的学子,也基本都是只有秀才功名在身的。
也就是说,永嘉书院将学子们预备入学后学习的东西,直接拎出来做了考题。
穆空青严重怀疑,是不是当时永嘉书院内学子太多,学舍不够住了,才用这种法子减少招生人数。
不过这样一来,永嘉县城内也就多了一批特殊的人。
这群人每三年出一回县城,考完乡试之后若取中了便不再回来,若未取中,便回永嘉再考书院。
直到乡试和永嘉书院二者间取中一个,才会搬离永嘉县城。
听着还是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这样的人也着实不在少数。
永嘉县之所以能有拥有堪比州城的规模,同这批人也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穆空青知道这些事后,只觉得自己的时间更加紧迫了。
依书肆掌柜所言,这些人年年考年年考,纵然乡试落第,那也是有信心下场乡试之人。
而他穆空青自诩连下场乡试的水平都没有,还要同这些人去争永嘉书院的名额,不紧迫也不行。
穆空青自觉往常学过的东西,自个儿掌握得都还算通透,再要查缺补漏也来不及了。
深度挖不下去,那就在广度上下下功夫吧。
刚巧自己就住在书肆中,这书肆中的书本,大多也是不禁学子翻看的。
因而穆空青这几日着实是在书肆中看了不少有趣的东西。
根据久居永嘉的书肆掌柜的提议,穆空青在九月十五那天提前一个时辰到了永嘉书院山脚下。
这山就叫永嘉山。
山不算高,原本就是个无名小丘,山丘不高,但胜在山体宽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