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2 / 2)
就在穆空青升入甲班之后,往常的那些赞叹便通通消失不见了。
有人道这清溪县中还是文风不盛,才叫一个十二岁的童生拔得头筹。
还有人道他不愧是商户之子,那些名声恐怕都是自己吹嘘出来的,现下真正的少年天才来了,他也就要原形毕露了。
李成倒是不觉得他为自己吹嘘名声、以图日后更易得中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就连朝堂之上的六部堂官,入阁之前还要养望,他这么做岂非再正常不过?
只是文人重名,重的却是“谦逊之名天下皆知”的效果。
人人都知晓“名”之一字的好处,可你直接将这事儿摆到明面上来,半点都不遮掩,可不就容易遭人闲话。
外头的学子是如何看这二人的,穆空青不知晓,常常在外交际的李成却一清二楚。
他也清楚的知道,若是这次当真让穆空青得中了。
不,甚至不用得中。
只要穆空青过了县试,那他之前为自己费心筹谋的一切,只怕都要给他穆空青做了嫁衣。
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是在这个时候?
李成将眼中的阴毒之色压下,冲穆空青道:“先前是为兄失言了。”
李成露出一个僵硬的笑来:“既然如此,那我便先祝愿穆小兄弟得偿所愿。”
经过先头升班考校那一遭,凡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那事儿同李成八成是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若是这个时候李成再同穆空青起了明面上的矛盾,那日后穆空青有个什么意外,只怕不是他做的,众人也要当成是他的手笔了。
“那就借李兄吉言了。”
穆空青拱手应下,并不计较他那句阴阳怪气的“得偿所愿”。
不仅不计较,穆空青还盼着他当真“得偿所愿”的那一天。
其实不止是李成,哪怕是后来替穆空青说话的学子们,也都是不看好穆空青此次下场的。
在他们看来,穆空青的基础实在太过虚浮。
科考从来都不是你将书背得烂熟了,便必定能考中的。
哪怕是最简单的童生试也是一样。
县试不考策论,却是要考性理论或孝经论的。
后者暂且不论,前者乃是阐述人性与天理的学说。
从穆空青的角度来看,这是门哲学理论课。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去研究哲学,这事儿让穆空青自己来看,也觉得够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