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1 / 2)
钟璃瞧见信上的内容时,一颗心不自觉沉了沉。
会是裴邢吗?
钟璃没法确定,毕竟,往年,时不时也有人会为了其亲属,大力搜寻薛神医的下落。
京城,裴邢总算搬到了皇宫。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安王谋反被诛,当今圣上被斩的消息,不仅仅传入了广西,也传入了周边的小国,好几个国家皆蠢蠢欲动,想趁大晋处于内斗时,攻其不备,讨点甜头。
其他小国尚在观望时,鞑靼最先偷袭了大晋的边疆,好在,守城的将领是位骁勇善战之辈,经过数日的殊死搏斗,才成功将其驱赶走,大晋虽暂时取得了胜利,这一战却折损了不少士兵,粮草也几乎用尽。
求援的密报一封封传往京城。鞑靼入侵的消息,可谓给了大臣们当头一棒,那些个铮铮傲骨的文臣们,尤其担忧大晋的未来,鞑靼控制着大漠草原一带,他们若攻破北境防线,下一步,就会进攻京城,这场内战已折损不少兵马,万一其他国家一并入侵,内忧外患之下,大晋说不准会迎来一场浩劫。
目光长远者,想起战乱时,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愁得觉都睡不着,意识到三皇子立不起来后,他们只得将目标放在了裴邢身上。
好些位大臣聚在一起商讨一次又一次,一并去了镇北侯府,竟是长跪不起,恳请裴邢尽快登基。他大抵是史上唯一一个,谋反后,被群臣恳求登基的皇帝。
裴邢对当皇帝没兴趣,不过他也不希望有人骑在他头上,见鞑靼竟敢来犯,他眼眸冷得厉害,考虑到当了皇帝,还能给钟璃无上的尊荣,裴邢才在大臣们的恳求下,入了皇宫。他当即让秦兴率兵去了北境。
秦兴能跟在裴邢身边,自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他年长裴邢近十岁,是韩王一手为裴邢选出的心腹,他的父亲是韩王身侧的指挥使,统领十万大军,秦兴耳染目濡之下,也很痴迷兵法和武学。若非为了誓死守卫裴邢,他早去战场大放光彩去了。
这次出征,很合他心意,他领了旨意,便去了北境,寻找钟璃的事,他则交给了珞瑜。
登基大典是在四月份举办的,裴邢向来缺乏耐心,繁文缛节一省再省,登基大典也变得异常简洁,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被他废了大半,一些文官只觉不合规矩和礼法,裴邢的态度却很强硬,根本就不听群臣的劝谏,大臣们被他的肆意妄为,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偏偏敢怒不敢言,很怕他一怒之下,撂摊子不干。
他虽混账了些,武力值却没得说,鞑靼入侵的烂摊子也需要他来善后,大臣们自然是百般隐忍。
他登基后,又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上朝的日子由每三日一次,变成了每五日一次,朝会时间也晚了一个多时辰,以往寅时,大臣就会在午门外等候,每逢上朝时,有的大臣甚至睡不了一个时辰,这个改革倒是利于众人的休息,大臣们倒也没再劝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