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1 / 2)
“危言耸听,太后和皇上英明睿智,你以为跟你一样?”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就差拳脚相交,谢宝扇看着殿前的臣子们互相指责,拿起御案上的茶碗摔到地面,清脆的碎瓷声响彻整个宣政殿,吵闹声嘎然而止。
宣政殿恢复一片宁静,谢宝扇沉声说道,“哀家真是开了眼界,堂堂一国议政的地方,竟跟街口闹市一样。”
李善看着脸上带着薄怒的妇人,不紧不慢的说道,“太后娘娘,你还是见得少了,往后垂帘听政,也就见怪不怪。”
说罢,他面向李恪,拱手说道,“皇上。”
他甚少有这样谦卑的时刻,就连谢宝扇也有些惊讶,底下的朝臣们纷纷竖起耳朵,接着,就听李善说道,“朝上群臣失和,我身为摄政王,非但没有从中调和,甚至让事态逾演逾烈,还请皇上责罚。”
李恪楞了一下,朝臣显然也没想到他会甘心领罪,谢宝扇望着玉阶下那个高大挺拔的身影低下头颅,心里五味杂陈。
李善先认错,朝臣们亦道,“臣等有罪,请皇上责罚。”
李恪看着跪了满地的人,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他扭头看了谢宝扇两眼,又看着摄政王和朝臣,说道,“众位爱卿不必自责,以后你们和睦相处就是。”
谢宝扇忍不住笑了,他们各自所处的利益不同,和睦相处只是奢望,但是摄政王以退为进,却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皇帝年幼,我虽代为摄政,亦有照管不到的地方,为了大邺朝的江山社稷,只有请皇太后垂帘听政,方能彰显公正。”
公侯和宗室在摄政王说出这句话时,接二连三请求谢宝扇垂帘听班,六部一班老臣,这才惊觉,摄政王和皇太后这是有备而来,他们已错失先机。
这封罪已诏就是他以退为进的开端,自古以来,有无数帝王下过罪已诏,摄政王说他错了,其实何尝不是在告诉朝臣,错与不错,对于他而言无关紧要,整个大邺朝,少了皇帝,少了某位大臣,却不能少了他。
随之登场的皇太后带着科举舞弊案的线索,这无疑是重重扇了刑部一记响亮的耳光,身处后宫的妇人能找到线索,刑部专理此案,却没有查到,这不是无能又是甚么?虽然更多的人愿意相信这是摄政王的手笔。
朝堂上的几位尚书们一起变得沉默,皇太后垂帘听政,似是已经成为定局。
很快,刑部继续审理案情,三司公审的次日,李善来到宁寿宫,谢宝扇刚收到前朝送来的折子,还没来得及看,她看到李善穿着一身常服,笑着说道,“殿下这是从宫外回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