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1页(1 / 2)

加入书签

“这样的皇帝,我们不要也罢。”

“当初桦国皇帝从凉州起义的时候,就放言‘能者居之’,我们金礼国也要一个有能耐的当皇帝。”

“人家桦国当初干旱的范围更大,几乎干旱的范围就有我们全国这么大了,但是现在不仅好好的,还比原来日子更好了。”

“当初就不该往京城这边来,直接去边疆多好,说不定现在都跟着他们一起过去了。”

围在皇城附近的难民,情绪本来就不稳定,是带着怒气和讨个说法、甚至是造反的心来到皇城脚下的。

现在被一挑拨,愈发地怒火中烧。

有极端的人,甚至提出了放火烧城,然后他们上位,直接投奔桦国的想法。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降低的气温没有降低难民的躁动,形势反而更加严峻了,朝廷的压力也一天天变大。

作为第一个投奔桦国的浮台村的国家,金礼国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

溃散的民心,被打散的边境线,被包围的皇城,不见新粮收获,旧粮还一天天变少的现状。

金礼国朝堂上。

“陛下,今日又有人向城□□带火的箭。”

“前日还发现了有人试图挖地道,从底下钻进来。”

“我们这边还在河水中发现了大量黑色杂质,不知是什么,大家都不敢喝河里的水了,但是也不是每家都打了井,现在水价高升。”

“陛下,拿个主意吧,真的不能在拖下去了。”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沉重压力下,金礼国皇帝的面容也一条条地显出疲态和苍老,对现状的无能为力,还有压得他透不过气来的沉重压力,几乎让他彻夜难眠。

城静枫在最初的那次布置之后,其实再也没有对各国有别的引导,只是专注于发展自身。

将边疆发展得更好,将主动突破防线过来的难民和百姓们安顿好,让他们尽量以不影响边关百姓的方式,在桦国慢慢站稳脚跟。

其中发展得比较好的,不仅有了存粮,甚至还盖起了一间小茅草屋。

城静枫静静的透过数据和汇报注释着这一切,默默的等待着。

没有让她等待的太久,在还没有完全入冬的时候,她收到了从金礼国传来的投诚的消息。

金礼国会派遣他们的太子前来,表示他们的诚意。

在收到这个消息的第二天,北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凉州军大捷,匈奴已灭。

从此北边的大块土地,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都将属于桦国,成为桦国的领土。

消息一传来,城静枫很快就在下一期报刊上刊登了这个军情。

和匈奴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从各地征召了无数的好男儿入伍,牺牲在所难免,几乎是全国每一处,都有与匈奴征战留下来的血泪。

捷报刊登的那一天,举国同庆!

欢呼雀跃,在即将来临的寒冬,这无疑是最有利的暖炉,将百姓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哄得暖乎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