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页(2 / 2)

加入书签

孙菊英被苏瑜气笑了。

自己的事,自己都不上心。

不过话说回来,苏瑜小小年纪,遇到这种事丝毫不急躁,这实在难能可贵。

和赵国坤对比鲜明。

“国坤啊,我知道你有实力写好稿子,但你和苏瑜的稿子,的确有些差距。”林兴志不是喜欢花时间惯着别人的人,他直言道,“你的风格不适合专栏。”

赵国坤讥笑道:“恐怕是我小姨的份量不如您这位妹妹吧。”

赵国坤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一大家子人有六七口都在厂子里有正式工作,条件还是不错的。他是赵家的宝贝,上学时又是老师眼中的金子,这些年也没进社会好好历练,性子愈发自负。

这一点,孙菊英了解,林兴志也了解。

但林兴志不是孙菊英,他没有耐心安抚赵国坤,他直接说道:“我们的报纸,是给渠城老百姓看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在休闲之余,了解一些历史知识。你看看你的文章,换个普通人来看,他们看得懂吗?”林兴志将赵国坤的稿子递给孙菊英。

孙菊英大体浏览一遍,不好意思道:“我历史不太行,学的不好。”

林兴志又把稿子递给赵大柱,“赵哥,这稿子你看过了?”

赵大柱点点头,“看过了。”

“那你给我说说,稿子里写了啥?”

赵大柱紧张得额头都开始冒汗,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你们二位,一个是初中学历,一个是高中学历,就学历来说,不算太低。可渠城还有大把的普通老百姓,先不说那些还不认字的老人家,就说识字的年轻人来读国坤的文章,有几个人能看懂。”林兴志对赵国坤说道,“如果你这篇文章是写给教授看,那么恭喜你,完全合格,但如果放到报纸上,除了能显得你有知识有文化外,没啥其他作用。”

林兴志又翻出苏瑜的稿子,“苏瑜的稿子则不同,首先,史实方面她写的很详细,且有史料支撑。其次,她行文幽默轻松,词语简单易懂,而且从基础讲起,背景、形成、发展、经过有条有理,我敢说,只要是识字的人,就能看懂她写了什么。”

林兴志将苏瑜的文章交给赵大柱,“赵哥,你看看,能看得懂吗?”

赵大柱低头看了两分钟,红着脸点头,“确实……”

林兴志的说法,倒是让苏瑜开始好奇赵国坤究竟写了什么。

她瞄了一眼赵国坤的稿子,幸好办公室屋子小,他们二人离得近,这才能看得清上面的文字。

好家伙,一篇文章,有三分之一是文言文,剩下的三分之二也都是晦涩词语,生活中不常用的。有些人名、地名只有古代文字中有,他也没标注读音,如果不是本专业的,恐怕连认字都费劲。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