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1 / 2)
走在大街小巷,田馨总会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一年的时间,从省城到首都,田馨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去年的九月,她还在发愁离婚后没地方住,而现在,婚姻美满,还考上了大学。
人的际遇,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纵然书里给田馨定了人设,她依然可以挣脱出来,拼一个不同的人生。
田馨很喜欢系里女老师写的词:
不被任何身份定义,我的人生我成就。
回家路上,田馨突然想起来,苏蔚冬的亲姑姑也在首都生活,她问:“咱们需要抽出时间,去看看你姑姑吗?”
苏蔚冬摇摇头:“缓缓再说。”
对于这个姑姑,苏蔚冬说不出是什么情绪。
姑姑和他们家并不算热络,但对他也还可以,因为苏蔚冬是苏家的‘长孙’,被寄予了厚望。
姑姑喜欢成绩好的孩子,苏家这些孩子里,苏蔚冬最有出息,格外高看一眼。
但当奶奶数落他们一家,欺负他妈时,姑姑不仅不帮忙,还会落井下石,嘲讽说大哥没娶个好媳妇。
这样复杂的情绪下,苏蔚冬不打算去见面。
苏蔚冬调职,没有跟家里亲戚提,可姑姑还是知道了,应该是二叔一家透露的。
前俩月苏蔚冬收到了姑姑的信,问他是否来了首都,苏蔚冬没回信。
下个月初是中秋节,苏蔚冬道:“我想想,如果去登门,就等中秋吧。”
苏家的事田馨不掺和,苏蔚冬奶奶家的关系一团糟,理不清,他说怎么办,田馨随着就可以了。
谁家没点糟心亲戚呢。
田馨上了大学,吃饭在学校食堂,学校食堂打饭用的是饭票和钱票,饭票用来买主食,钱票用来买菜。
饭票和钱票,每个月月初,由班里的生活委员向同学们发放的,学校补贴着,不分男女,每个月是二十八斤的量,比一般城镇居民少。
饭票和钱票都是四方纸,打饭的时候一张张撕着用,田馨想起了当时文化局职工食堂的粮票本,都是一种意思。
班里的生活委员是她们宿舍的刘小青,每个月的饭票,女同学紧着点还能够吃,男同学……指定是吃不饱的。
学校有专门的的兑换处,可以拿着从家里带来的粮票和钞票去兑换学校饭票,条件宽裕的同学,每个月放开肚皮吃,反正不够能去兑换。
开学那两天,刘小青已经给同学们发了当月的票,才过了半个月,听说有的同学就吃没了。
半个月吃二十八斤啊!
说出来大家都不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