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 2)
自然不会少,到时候就把这钱存着,给女儿上学或者娶夫郎。
从那开始,张家对阿阮也没那么忽略了,态度明显好了许多。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张家这是想用儿子,将来“卖”个好价钱。
谁知这打的劈啪响的好算盘,却输给了阿阮的一场风寒。
张家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阿阮生病了,就上山拔点草药给他吃,连副药都舍不得去大夫那里抓。
本以为是场小病,儿子骨头贱命硬,熬两天就好了。
没成想,这风寒越来越严重,眼见着阿阮要熬不下去,张家人都准备等他咽气把他埋了的时候,他就这么硬生生的挺了过来。
可惜的是,毁了一副好嗓子,从此成了个出不了声的哑巴。
这对于张家人来说,他不如死了算了。
成了哑巴,还怎么卖给有钱人家做小侍?
卖不出去不说,还得一日三餐的养着他,血亏的生意。
张家人从那开始,更不把阿阮当自家儿子了,就当个不要钱的侍从般使唤。
张家女儿如今十二三岁的年龄,正准备进书院读书,一家人都指望着她出人头地,合计一番就把家里的地买了,准备带着女儿去县里读书。
县里可不比乡下,多个人多张嘴都养不起,张家夫郎这才找人给阿阮说亲,想把这个累赘甩出去。
孙氏听完唏嘘不已,李冰人也是一声叹息,“我妻主的弟弟就和张家一个村,听闻张家夫郎想给阿阮说媒,就让我帮忙寻个人家,免得说不着亲,张家夫郎心一狠,把人再卖出去。”
现如今张家人一心想去县里生活,但在那里又没有营生,吃喝用住哪样不花钱?那卖地的银子又能花多久?
若是阿阮没说着人家,张家人到时候把他带到县里,缺了钱,自然不会再养着他。
至于能把一个哑巴卖到哪里去,李冰人不说,孙氏也能猜到。
一般大户人家选的侍从要求严格,不能说话的肯定不要,就算招进府里做的也是最粗最重的活,价钱给的也不是多高。
但若是想卖个好价钱,只能是那种窑.子柳.巷了……
孙氏自认心肠硬,但跟张家人比起来还是软和多了。
孙氏踌躇不决,“这阿阮身世固然可怜,可我家是给妹妹说亲,也不是做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