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6(2 / 2)

加入书签

  就算加上每次收完粮食发下来的那些口粮,一年到头去掉吃喝其实真不剩了。甚至有些人家里,到现在都还欠着队里不少粮食和钱。

  可像他们这样的养上一头猪, 拿到手里的钱就有好几百不说, 还能换来一些罕见的工业票。

  这工业票村里是不发的, 只有城里人才有,而且还得是一定的工作单位里才发。

  村里很多人家里的锅坏了舍不得换只能找人去修补,除了舍不得钱之外, 还有一定原因就是没有工业票。

  这一头猪挣这么多, 要是一年养上三四头,四五头呢?

  那钱不更多?

  反正不管怎么说, 养猪都比出工要划算的多。而且农活真心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除了下暴雨不用出工,其他就没有休息的时间。

  两相一对比, 谁都知道选什么了。

  更别说谢意在养殖方面,还是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

  所以不管是为了目前的两头即将生产的母猪, 还是未来长久的打算,这学着怎么给猪生产都是势在必得的一件事。

  不过这方面,朱娇娥和谢意想的又有点不一样。

  朱娇娥想的是,这段时间她想法子打听打听,看周围谁家有母猪,到时候摸好时间过去现场学习。

  可谢意想的更远,关于这些还是不够的。

  他想去买书,买那种专门教养殖的书。

  “这有专门教人养猪的书吗?”朱娇娥表示疑问。

  “肯定会有的!”谢意信誓旦旦的说。

  这个还真不是谢意毫无根据的说法。别看他来了这里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捡起过书本来,可每回谢兰谢梅两姐妹学习的时候,他都有多留意了一下。

  不得不说,这个地方的知识比他原来的地方要丰富的多。学校里教得多,教得杂,可同样的,能学得也多。

  他那个地方都能有一些农书,没道理说这个地方没有。

  可去哪里买,还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朱娇娥让谢意别急,她改天去县城卖野物的时候,找那些看起来有知识有文化的老主顾们问一下。

  问了好几家,最后还真问到了关于这方面的消息。

  这人在朱娇娥这里买过不少的野物,也是认得好多年的老主顾了,所以人家才愿意跟她多说一些。

  那人说,“书我还真没见过这方面的,不过要是想学养猪的话,咱们县城的麒麟坳有一家养猪场,你倒是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