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1页(1 / 2)

加入书签

“卫民把我们叫过来是要开会,就连夏秘书都没有说什么,其他人就少说几句,先让卫民把话说完,接下来我们再商量怎么干。”

孔伟是个明白人,他清楚的知道就这个订单量,交给哪一家工厂都不可能完成。再者,如果他刚刚没听错的话,订单上拟定的所有产品都是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产品。

博览会上,大家会下意识着重关注同行业的情况,这几天为民铺子太火爆,想忽视都不行。出于好奇,孙厂长让人排队领了两份试吃品,确实是独一份的味道。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找了自己发小,和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确定了合作关系。

如果刻苦钻研,在食品厂开发出一条纯手工的产线,做出的糕点味道定然不会太差,但那需要时间、金钱和很多工人的努力。而且即使是这样要赶上原版,也很不容易。

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只是一个挂靠在生产队的副业,这几天搬到会场的试吃品,却不带重样的,且养养精品,也就是说他们手里掌握的配方都是顶尖的。比起自主研发,孔伟倒是更相信这些配方一开始就存在,很可能是家族流传下来的,不然还真没法解释他们的产品为何会这么受欢迎。

古方,都是经得起时间和人们考验留存下来的精华。

他们拿什么和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比质量?

——但是,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们的产量跟不上趟。沈卫民既然把他们召集在这里商量对策,肯定要做出一些让步。

孔伟期待的很!

对于沈卫民和汉北省食品厂不和,他也是乐见其成。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种花家的地域分割后相互之间的隔阂并不是那么严重,但并不是不存在。就比如池县位于两省交界处,离得最近的地方,赶个集就出省了。但如果相互去对方家乡工作,反倒不如距离更远的同省人更亲近。

这大概是因为某种心理认同。

如果沈卫民和汉北省食品厂走得近,那这次会议呈现的结果就会大大折扣,起码对其他几家食品厂是这样的。

其实大家都清楚,订单是沈卫民主持商量,之后要正式签合同肯定也少不了他。如此,汉北省食品厂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那还有其他人什么事儿?

幸亏他们不对付。

孔伟的心理也代表了其他工厂代表的心思,一时间大家纷纷附和,这让汉北省食品厂厂长和身边人的脸色更加不好看。

正热闹的时候,夏扬州出来主持工作——

“汉北省食品厂代表说的问题需要慎重考虑,虽然目前来看,洛特先生及其身后的公司表现良好,从未有拖欠情况,但并不表示他的这份信誉回永远的保存下去。洛特集团首次接触食品行业,之前没有参照物,大家只能相信自己去感受判断。”

“夏秘书,你说的是那个洛特集团?”有人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