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1 / 2)
当然,这样的情况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我提出建工厂也不是为了改变他们这方面的习惯。我想说的是,每年山上都会产出大量水果和干果,结果就是落在地上化为肥料。不是农家浪费而是根本不会吃,有些就是捡到家里也放坏掉。”
蔡明明瞪圆了眼睛,山上好东西这么多吗?“没想过兑出去?”食品厂的原料也都是从各地收上来的,如果卫民村里资源这么丰富,可以考虑走这条路,风险也能小些。
“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上面不开窍,而且我们村里交通不便,实在难以运输。”如果他不是土生土长的沈家沟人,而是一个讲求效益的工厂厂长,出原材料的地方这么多,他何苦要费三倍的力气去沈家沟收原料,费时费力费人。
蔡明明点点头,“我是真得去你家一次。”他对周山环绕的沈家沟可好奇得很。明明在沈卫民说来他家是又穷又偏僻,风化一般,但是这样的村子怎么能养出沈卫民这样的人儿呢?这次喝喜酒本是一个机会,不过错过去了。
“行,随时欢迎。”
“真要一下子定这么多货?”蔡明明再次问道。
“就照原来两倍的拿吧。我刚刚说的是等工厂建好、拿到订单之后的数目。”沈卫民悠然改口。他又不是铁憨憨,怎么可能一下子拿这么多货,他家都放不
开。
蔡明明气笑了,抬腿作势要踢沈卫民,最后却还是领着沈卫民去仓库。
·
沈家今天谁都没有下地挣工分。
沈爹继续去工地盯工程,多说着,这两天就要打顶泥墙皮,他需要从吊河引水到工地浸湿墙壁,增加石灰与墙体的粘合。时不时还要给建房的师傅打下手。
李招娣留在家则是因为昨晚上老儿子和沈东林商量之后,决定从现在就开始生产的准备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干果的大小果分开,一个个捡挑浪费时间,他老儿子鬼机灵,还给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挑过工具。
像筛罗一样的物件,吊在房梁上,中间拿大果标准做了洞,把干果倒在筛罗上,筛几圈,小果从洞里漏到下面,大果倒在另外的框篓里。可以说非常简单实用,而且省时省力。一个人可以完成,两个人更加省力。
既然这样。当然要两个人来,李招娣和儿媳妇赵琪配合几次之后,做的得心应手。
一边说着话,一边做着工作,也不显无聊。中间要是赵琪有事出去,比如村里谁过来送干果野果,李招娣自己也能应付自如。
“娘,你要不要喝水?”院子里传来赵琪的招呼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