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7(1 / 2)

加入书签

依依。”她抿了抿唇,“是我们学校音乐剧专业的一位学姐,听说她前几年一直在国外生活,去年才回国,直接就转进了我们学校。”

  帝都电影学院虽然比不上帝都大学难进,但是这种空降生,似乎从空降的那天起,就无一不在身上打上了“有后台”这三个字的烙印。然而看周依依今天的这架势,已经不是单纯的烙印了,黛玉觉得自己甚至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她背后站着的那些人影,不用想都知道,肯定非富即贵。

  似乎为了证实她的想法,探春紧跟着又接了一句,“据说,她是那个周家这一代最小的一个孙女,深得周老爷子喜爱……”

  竟然是“那个周家”里的人?宝钗、黛玉等人都用手掩住口,免得惊呼出声来。

  但凡权贵人家的孩子,总是会知道些外面平民老百姓不曾听说的事情。而关于“那个周家”的事,更是没有哪家是不知道的——之所以皇室能够得以延续,之所以现在皇室和首相政/府能够和平共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五十多年前,有“那个周家”的人从中斡旋。基于现在社会的稳定局面来看,可以说“那个周家”同时是皇室和政/府两方面的恩人。

  如果周依依真的是“那个周家”的人——哪怕不是周老爷子最宠爱的小孙女,她的身份都不是一般权贵人家的女儿能比得上的。跟在两位公主身后,这也许还是周家给皇室做的面子。

  那么,如果周家有心把周依依推上太子妃的位置……黛玉不禁怀疑,那样的话元春真的还能有半分机会?并且,根据今天的所见来看,太子对元春,似乎也并不是情根深种,非她不可。不然太子就会让元春挽着自己的手臂进来了,哪里还会让周依依和她并肩?

  探春的眼底闪过一抹阴霾,湘云的脸色也并不是太好看。宝钗自然是事不关己,视线只在周依依身上停顿了片刻,就移到了别处。迎春也向来不在这些事上用心,有时黛玉甚至觉得,迎春和惜春,是两个游离在贾家之外的人,虽然她们的衣食住行都依附于贾家,不过她们和贾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衣食住行了。惜春还好——她毕竟是贾珍的妹妹,算不得荣国一脉,只是因为贾母怜惜她无父无母,才跟着这边生活在一起。但是迎春的处境和她自己的心态,就有些不一般了。

  不过这也只是黛玉的一种感觉罢了,若让她去探寻原因,她是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勇气。

  太子的到来自然在殿内引起了一阵窸窸窣窣的骚动,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到那一行人身上,也自然不会忽略周依依——黛玉甚至觉得,大家放在周依依身上的注意力甚至要更多些,因为短短几分钟内,她已经隐约听到不少人在谈论“那个周家”了。

  不过,她得到关注的时刻,也不过是刚进场的这几分钟罢了,还是因为她算得上一个新面孔——很快,人们的注意力就又回到了太子水泓身上,因为,派对正式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