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页(1 / 2)

加入书签

纪彬笑:“我原本也不确定,现在倒是确定了。你快去换衣服吧,这次面见刺史的人不止你一个,说不定能看到以前的同僚。”

为了缓和气氛,纪彬还道:“当初刚见你的时候,就问你有没有同僚介绍,可以来店里做事,如今遇到之前的同僚,可要帮我留意一下啊。”

柴力确实没那么紧张了,当初东家是提过这件事,只是他那时候耽于情绪,也联系不到谁。

不管怎么样,这是大好事啊!

柴力隐隐有些激动,等他换好衣服跟官府的人离开,纪彬似乎看到他眼圈微红。

纪彬叹口气,这样的汉子也是受委屈了。

不过纪彬不晓得的是,其实加快了受封速度,也跟他有关。

只是这个关系比较隐晦。

还记得上次的山清公子吗。

他是刺史家长子,名叫谭承乐,谭公子跟着平老板一起去了邑伊县的纪滦村。

当时他就对柴力十分感兴趣,吃早点的时候还问了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并非随便讲讲,而是认真了解老兵的生活。

谭承乐跟着父亲谭刺史办公务已经有一年半,自然知道谭刺史也好,远在汴京的太子太傅,还有太子殿下,一直在为退下来的将士们筹钱。

也在请求皇上正式给他们发钱补贴。

毕竟这些将士们是为了南军国而战,因为南军国的朝廷,南军国的百姓,才遭受现在的痛苦。

就拿柴力来说,他若不是遇到个好东家,日子绝对不会比现在好过。

毕竟对旁人来说,他少了根胳膊,他耳后的疤痕吓人。

当然了,现在纪滦村的人都不会觉得吓人,明明是极其可靠的安全感。

谭承乐了解了情况,特意把柴力的事禀告给谭刺史。

于是就有谭承乐在七夕时说的上京一事。

当时的山清公子,就带着谭刺史亲笔写的伤残将士见闻一信,去京城求告补贴了。

这事在京城本就几经博弈,这封声泪俱下,言辞恳切的书信,详细讲了柴力在遇到东家之前的事。

也成为封赏的最后一根稻草。

万千退下来的将士,因为许多人的努力,也因为纪彬一点点无意之举,得到应有的奖赏。

谭承乐此时还在汴京,但封赏的旨意已经通过官方驿站传到南军国各个地方。

南军国有无数将士,都因为受益。

这点封赏弥补不了他们受过的伤,但能让家境稍微好些,日子好过些,也算是对他们之前功绩的最大肯定吧。

反正对柴力来说是的。

他握着二十两银子,还有盖了皇上印章,南军国玉玺的封赏书,上面清晰写了,邑伊县人士柴力,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战绩,杀敌几何,功绩如何。

二十两银子,不过是他四个月的月钱而已,但对他来说,意义远不止于此。

跟纪彬想到一样,刺史见了不止柴力一人,但凡能找到的,手下的人都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