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页(2 / 2)

加入书签

柳掌柜慢悠悠拿出纪彬亲手写的字据,说自己的绣样免费提供给春安城所有店铺使用,让大家不要客气。

这招出来。

锦望坊是里子也没了,面子也没了。

毕竟昧下人家绣样的名字可不好听,做这种事的店铺可能不少,但闹到这么没脸的,张放是头一个。

这张放更是手脚冰凉。

纪彬竟然有这一招,但更让他害怕的是,竟然搭上如意楼?

柳掌柜在彩帛商会一向说一不二,他无意间竟然树了这样的敌人?

而纪彬又是一招四两拨千斤,他甚至都没在春安城,却能让自己在春安城坐立难安。

张放怎么想,纪彬是不管的。

他现在在筹备刺绣坊开业的事,哦,还有看蔡运的八卦。

此时的蔡运紧张得要死。

那日从纪彬家离开之后,还跟着柴尺顺路回邑伊县,这个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但蔡运回到家后,脑子渐渐清醒过来。

好像柴尺的态度,也没那么抗拒?

不然肯定威胁他不住他登门啊,而且自己买绣品的时候柴尺好兄弟也没阻止?

也就是讲,自己还没那么差?

这个想法让蔡运狂喜,立刻带着礼物跑到姐姐家,虽然被姐姐婆婆给了几个白眼吧,但他不在乎!

他现在心里高兴着呢!

等蔡运说完自己的想法,蔡姐姐险些落泪。

他们一家都过得艰难,爹娘早逝,自己没出嫁前还好,出嫁后婆婆跟相公都不让她回娘家。

蔡姐姐只好偷偷照看弟弟。

好在弟弟自己也争气,十三四就出门做事,各种行当都试过。

而且坚决不要她的钱,不管蔡姐姐怎么说这些钱是她自己攒下的,自己做些浆洗活,头巾活挣的。

蔡运都不要,说她要是给钱了,岂不是更让婆家看不起,为了侄子侄女,他都不能收这钱。

也是因为家里穷,蔡运今年二十二了,也还没娶亲。

不过蔡运做了货郎之后,倒是攒了些银子,特别是今年,家里东西都置办了。

要知道他们当时年纪小,又没什么活计能做,只能把家里东西变卖,才能有口饭吃。

没想到弟弟又把家底攒回来了。

如今还有了心上人,蔡姐姐如何能不高兴。

只是一听是柴家姑娘,蔡姐姐迟疑道:“你确定是柴家?她家哥哥已经是捕快,很受知县老爷器重,这怎么能行。”

古代说亲最讲究门当户对。

不是蔡姐姐妄自菲薄,而是两家确实有些差距。

柴尺工作在邑伊县算得上体面,当了捕快之后,也是正式的官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