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1 / 2)
邓家人顶着村里的压力开始重新烧窑。
这次,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
连着两天了,他们都在烧陶,不管村里人怎么说,他们就当没听到。
做自己的事,不管别人!
另一边的纪滦村,纪彬却在思考其他事。
跟新棣庄也有点关系,那就是路。
他之前时代有句话说的特别好,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在哪都没错。
如果新棣庄到纪滦村的路不错,不说平坦的柏油马路了,有水泥路的规格,也不至于翻车那么严重。
当然了,这种时代水泥路是奢侈品。
纪彬现在想的,那就是趁着盖作坊,把作坊的路给修一下。
今天太平车来的时候,走到还是泥土路。
天晴还好,如果下雨,也会泥泞不堪。
不如就把路给修了?
当然了,他说的路可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路,而是用碎石子铺一下,至少在雨天的时候不会深陷到泥地里面。
至于为什么不修正儿八经的路?
因为古代修路这事非常艰难,而且还要跟朝廷报备,毕竟古代的路也算战略工程,能不能修,还要知县老爷报告给上面,上面批准了才行。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
修桥捐路是好事,只要位置不敏感,刺史知府们应该都会批准。
重要的是,修路贵啊。
结实点的路,那是要用糯米的,说是一寸路一寸银应该也没错。
古代常用的修路方法,应该是“三合土”,就是石灰,还有沙子,黄土,混合。
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在这三合土基础上,再加份糯米浆,可以保证牢固。
但不管哪一种,就一个字,贵。
如果想要把作坊的路通到常用的大路上,至少要修两里地吧。
这两里地所需的费用是多少呢?
按照纪彬记忆里,他那个时候的一个朝代,跟南军国发展水平差不多,修建三米长的道路约莫需要一两银子。
而两里地是多少米呢,1000米,大约需要将近三百四十两银子。
就这个钱吧,比他买的地都贵了!!!
毕竟他买地的时候,可以挑便宜的,最下等的荒地买。
但路不一样,不管你在哪修,原料是不变的,顶多人工给个友情价。
那他也掏不起。
所以纪彬只想着铺点碎石子就行。
也不能怪新棣庄的路差,毕竟修路可太贵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