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6页(1 / 2)

加入书签

话是这么说,但是总公司的人也挺着急的。

这技术是独一份。

而且鹅颈藤壶,尤其是欧洲大陆,对这东西特别痴迷,尤其是高品质的鹅颈藤壶,能卖到1万块一斤。

当然价格只是一方面,主要是提高品牌竞争力,对他们打开西方市场也非常有帮助。

不过顾棠说得也很有道理,总公司的人来之前也是都商量过的,当下其中一位技术员就道:“我可以留在实验室吗?我们可以进行先期考察,为最后的转让做准备。”

顾棠倒是没问题,她看了看朱教授,朱教授点了点头,“可以,我给你办个进修名额,方便出入。”

朱教授说完就觉得违和,还自嘲般笑了一声,道:“谁能想到第一个来我实验室进修的是海洋生物专业的呢?”

年长的领导也笑了起来,他还记得邢教授跟他聊起这事儿时候说的话,“据说是想研究防藤壶的船底涂料,哪知道先把藤壶养成了。”

“你要是后续研究出来了防藤壶涂料,也一定要先考虑我们啊。”

两边定下了初步的协议,第二天,这位年轻一点的,叫做艾子华的研究员就来实验室报道了,基本上是隔天来一次,负责记录鹅颈藤壶缸的各项数据。

他还跟顾棠说:“一般来说,藤壶科的生物成体寿命都在2~6年,如果条件合适,基本上3个月就可以繁殖,如果从附着开始算,一个月就能繁殖。”

他推了推眼镜,“从幼虫到可以开始附着的腺介幼体,一般也就是2~3周的时间。不过这是人工养殖,腺介幼体不需要像在海里一样四处游荡到附着物。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三个月之后就会有新的鹅颈藤壶出现。”

“过年就能有结果。”顾棠一边说,一边给海水里里加了一管子丰年虾幼虫,道:“到时候咱们撬几只尝尝味道,跟野生的相比怎样,这个主要还是要看味道的吧?”

艾子华看了看附着板上孤零零的9只鹅颈藤壶,他也是吃过的,一想起那个味道就流口水,所以他的反驳特别虚弱无力。

“还是别了吧……就9只,等第二波繁殖出来再吃?”

虽然是合作,不过顾棠从来不当着他的面配溶液,拿出来的都是一大包盐然后往水里倒,艾子华也不太在意,他只管负责记录数据。

到了12月底,因为温度适宜,不管是浮游生物还是藻类都还挺丰富的,9只鹅颈藤壶长到了5厘米。

顾棠早上一来,看着艾子华的数据就道:“500块一斤了。”

艾子华没搭腔,而是死死盯着附着板,“你看看,是不是——”

他话没说完就拿了放大镜出来,“又有腺介幼体附着了!你看!”

顾棠眼神比他好很多,很快就找到了半透明的附着体。

这把稳了。

艾子华出去打电话,到了下午,又有一波技术员过来考察了。

他们还小心翼翼从附着板上撬了一只鹅颈藤壶下来,说要拿回去做个成分分析。

水木有专门的项目孵化及转让中心,里头不仅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有律师以及负责谈判的人。

如果转让成功,他们会抽走一到两成的费用,但是有他们帮着谈判,绝对能把价格拉到最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