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4页(1 / 2)

加入书签

从九月中旬开始,大葱就是一周两个价格往下掉,不过就是一个月的时间,顾棠是眼睁睁看着镇子上的葱价从十五一斤,一路跌到了五块一斤,到了这个价格,基本上田间收葱就是四五块钱一公斤了。

但是这还没算完,顾棠记得最低的时候,是一块两毛五一公斤的。

别人不少说,但是顾棠觉得按照刘家四个兄弟的性子,现在肯定是观望,盼着葱价能再涨回去,然后他们再出手。

但是葱价要涨起来,也得是三五年之后的事儿了,那葱能在地里等三五年呢?

明显不能。

顾棠也算了算,如果是一块两毛五一公斤的话,那他们一亩地最多能卖出去四千块钱。

按照他们种葱那个时间,一亩地成本不会少于四千。

“要赔本了。”顾棠叹息道,要么现在割肉,要么就得连骨头架子都赔出去。

正当屏兴村为了地里的大葱发愁的时候,顾棠的生姜该收了。

大葱价格猛跌,生姜价格猛涨,但是因为大家一窝蜂的去种大葱了,日夜烧香拜菩萨,盼着大葱涨回去,竟然没几个人关心生姜的零售价已经奔着二十去了。

顾棠毫不手软,直接就问来收生姜的人要了十五一斤的超高价。

一开始倒是直接吓走了两个人,不过一周之后,等生姜价格涨到二十二的时候,第三位老板直接就把她这十亩的姜包圆了。

顾棠立即又雇了短工收姜。

十亩地的生姜一共八万五千斤,各个长得十分饱满,一看就是那种会被人买回去的品相。

收姜的老板这会儿倒是没什么懊恼的神色了,品相好就能卖得更贵。尤其是稍微洗洗,好好包装卖去精品超市,至少二十五一斤起。

他笑着跟顾棠道:“明年就别种生姜了,明年怕是要跌。”

顾棠也不客气,故意道:“正好是种大蒜的时候了,地不能闲着,这波种大蒜。”

这老板也没在意,几辆大卡车,拉着他的生姜走了。

这波生姜,顾棠毛利一百二十七万,明年她的农场就能开起来了。

收了钱,顾棠给两个长期帮工发了个一千块的红包,这个数额也挺难掌握的。多了怕他们得寸进尺,少了也要怕他们心生歹念。

第二件事儿,就是注册公司了。大田农场农产品有限公司,标志是个绿油油的四块田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