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9(1 / 2)

加入书签

便宜了她。

  *

  寒假无疑是短暂的。逍遥日子只有初一到初七这短暂七天, 接下来就得进入正规, 开始写寒假作业了。

  学校里是正月十五开学,外公与那所高中商谈,校方表示会直接为他们提供住所, 同一干老师住在一块,都是他们从各地挖来的名师。

  这所私立高中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高中新办不足三年,但今年是学校经费消耗最大的一次。

  外公他居住的这个城市, 最出名的一中二中捧出了不知多少文理状元,外公也曾是一中的老师,后来退休养老。据说这所私立高中正在协商,如果成功,能从一中挖来三十多个老师。他们又与市里名校合作,打的是那名校的招牌。

  因为新办高中,再加上准备挖来许多老师,他们把校园搬迁至更大的一块地。市里没有地,唯有迁到郊区。离颜姝的学校恰巧也有公交车,路程比颜姝从爷爷奶奶家里去学校反倒更近一些。

  爷爷奶奶所居住的城市属于省会城市,自带市区和郊区。政/府又将边缘的一些小县城陆陆续续全都划到省会城市里。也就是说,颜姝的爷爷奶奶家住在新划进的县城,而外公外婆的新家则是离市区更近的郊区。

  于是听到这个消息,外公二话不说就应允了。他们还拿走了颜姝几次月考的成绩,承诺可以无偿把颜姝收入他们学校,如果中考大大突破,他们更可以把颜姝编入零班。

  零班,通俗点来说就是重点班之中的重点班。

  等第二天颜姝回这个城市,去取了钱,就开始奔波于各大补习机构了。外公要教,也只能教语文,虽然地理历史等文科他也懂,可术业有专攻,他到底不是专业的学科教师。

  大年初八,各大补习机构也开了门。

  住在市里的好处就是补习机构更丰富,五花八门,连政治历史都有补习班,更别提那些一对一的名师了。况且他们住的地方本就有不少刚挖来的名师,颜姝也参加了他们的。

  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一共是四门,交了寒假外带下学期的钱,一直补到六月份中考开始。

  等颜姝终于回到学校,已经被这些补习班折磨得快脱一层皮了。不幸中的万幸,她写完了寒假作业。

  “你搬家了?”颜姝的座位在墙里面,要进去不得不吵醒趴在桌上睡觉的路铮。他揉揉眼睛,朦朦胧胧地问道。

  颜姝很惊诧:“你怎么知道?”

  “早上看见你从不同的方向过来了。”他依然是不冷不热的语气,说完这句话,就趴在桌上继续睡了。

  颜姝:“……”困成这样,难不成他昨晚也在通宵补作业?

  班主任来的时候带了块黑板,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离中考还有一百三十二天。她把小黑板高高悬挂,用手背敲了敲,说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这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再熬熬就过去,可不能再睡觉了!”

  回答她的是几声稀稀拉拉的“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