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0(2 / 2)

加入书签

  卿昱点头:“你师兄擅长什么?”

  东方逸道:“师兄其实更擅长田赋税收,他一篇关于税收的策论曾引得老师赞赏连连。臣现在将这策论带来了,请陛下过目。”

  卿昱道:“呈上来吧。”

  内侍笑着从东方逸手中接过策论,递给卿昱。

  (宫外吴曦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自言自语道:“不知道师弟有没有将我的请罪折子给陛下,陛下有没有息怒。”)

  卿昱一目三行看完之后,火气又忍不住蹭蹭蹭往上涨。

  人才!的确是个人才!这个人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隐藏了这么多年!

  一定是因为之前朕迫于汪太后淫威,太过软弱,他们太失望,看不起朕,才不为朕所用。

  卿昱很委屈,卿昱决定回去抱着白萌哭唧唧。

  至于这两人其实是他父皇在位时科举入朝,一直在他父皇眼皮子底下当咸鱼这件事,他选择性忘记了。

  即使先帝已经过世了,卿昱对自己父皇还是很怂,怂到除非白萌在身边,不然绝不敢腹诽的程度。

  “嗯,既然爱卿推荐,朕相信他是有真才实学的。”卿昱道,“那就去户部吧。正好户部侍郎正缺着。”

  东方逸一滴冷汗落了下来:“陛下,这……是不是升官升的太快了?”

  卿昱微笑:“只要说是公孙先生的大弟子,朝中不会有人有异议的。”

  现在会提出异议的,要么已经被砍了,要么正加班加到头重脚轻,想不起其他事情来。

  何况吴曦乃是大儒公孙先生弟子,和状元东方逸为师兄弟,又是正经二甲进士出身。卿昱破格提拔,朝中只会正赞卿昱会识人用人。

  于是东方逸从小小翰林,一跃成为大学士,入内阁轮值;吴曦则从小小的工部员外郎,破格提升成为户部侍郎,这提升级别跨度之大,跌掉人的下巴。

  不过在得知两人身份之后,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朝廷外的读书人,都叹了一句,“和该如此”。

  他们都道,这师兄弟师从大儒公孙兴,品行性格也和公孙兴一样,不屑于官场钻营,谄媚上峰,导致一直怀才不遇。

  幸得皇帝慧眼识珠,拂去了明珠上的尘埃,师兄弟二人如千里马遇到了伯乐,终于能发挥才干,为大承添钻加瓦,成为大承栋梁之臣。

  师兄弟二人最终一人成为阁老,一人在户部尚书位置上终老,两人兢兢业业,真应了他们接圣旨时的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功绩数不胜数。

  后世甚至有传言,这两人在临终时,还惦记着朝中大事,惦记着皇帝,惦记着未完成的工作。

  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