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4页(2 / 2)

加入书签

李卫党不屑的嗤了一声:“金环姐现在呆的是啥地方,他们想兴报你也得有人当回事儿。要我说你就不用管他们咋想,自己愿意干啥就干啥得了。”

杨金环升任科长的部门,正好管理投机倒把问题,更是邓琳琅不愿意落人口实的重要原因,她直接告诉李卫党,这一网鱼只是为了减少河里鱼的密度,等下一网再长大些,就可以分给他一半。

可是李卫党并不罢休,在平山的朋友告诉他,永安县福利院做的一种仿真花,供销社一把就卖到七块钱,还有好些人抢着买,让他帮着找点也挣上一笔。

听到消息后李卫党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向阳花福利院——县福利院天天就会到县政府哭穷,才想不出做仿真花的主意。一问邓琳琅真是她们做出来的,李卫党哪肯轻易离开小庄头?

邓琳琅无法,只好让他明天晚上取货,也算是增加了一条销路。

如此明面上养养鱼、逗逗孩子,哪个生产队的牲口有问题了帮着治一治,邓琳琅的日子过的不紧不慢。

时代的脚步却一下子快了起来,等了很久的消息突然之间就落实下来了:知青们终于等到返城政策,无论插队后表现好的还是坏的,都可以回城了。乡村之间的集市一个个恢复了,虽然物资不少的可怜,找茬收人摊子的红袖箍几乎都往乡村的集市去。

在知青们大返城的时候,陈老实等人的心还忽悠了两下,生怕邓琳琅随着知青一起离开——邓琳琅停了小庄头一个月的手工订单,把前进大队的所有人都警醒了,再有人要订劳保的时候,陈老实不是没让郑秀敏等人跟着。

可是那些来订货的只认邓琳琅,别的人谁在场也不好使,这让陈老实等人咋舍得让邓琳琅离开嘛。

许慧丽倒是特意给邓琳琅打了两次电话,劝不通便由着她去了——自从张春萍进了门,就如邓琳琅说的一样,许慧丽总算有了说体己话的人,也不执着于邓琳琅非得回城了。

因为许慧丽已经发现,回城的知青们工作落实起来十分困难,想有一个正式工作难如登天,找一个临时工的工作,背后花的钱都要一年的工资。

对许慧丽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向阳花福利院又迎接了一次省报记者,邓晋生把省报拿回家给许慧丽读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的小闺女,跟她走的路是不一样的,跟一般人走的路都不一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