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3(2 / 2)

加入书签

  网络上已经有古风圈形成,从网配到翻唱,涌现出不少‘大神’级别的网红。戚茹在陆妙和陈霜的科普下听了不少古风歌,拿去问林老,连他也肯定了几首曲子。

  “确实有点意思。但词写得都是什么玩意,你看这首,化用诗句不是不可以,但人家用来怀念亡母的诗被他用作婚礼祝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写爱国的这首还成。你们小年轻整天想着情啊爱啊,是该写点爱国歌曲。化用杜甫这个看得出是有一定功底的,编曲也不错。”

  “这首我怎么听着有点耳熟?你练过?哦,是填词的翻唱吧,原曲是日本的。”

  五十多首‘古风歌’给林老点评,又给了江潮生一份,询问他作为年轻人的看法,没想到两人的观点出奇一致,只给戚茹选出了三首。

  “就三首?”

  “能看的也就这几首。”

  戚茹倒是觉得大部分歌曲听着还成,但大师要求严格也正常,于是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从给出的三首中选了一首准备练习。

第64章

  《青花瓷》那期的视频还没有出,戚茹动身前往锦川参加六十进三十的晋级赛,电视上正在播出进一百强的那期比赛。

  电视台延续以往风格,给戚茹留了足够的镜头。这回不是半首歌,而是整整一首,甚至连评委点评的环节都保留下来没有剪掉。

  完完整整的霍元甲,英气的扮相以及出众的弹奏水平让很多人记住了戚茹。虽然G省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不算太知名,但总有人看电视时会不经意换频道,驻足观看新节目,加上本地人对G省电视台的追捧,戚茹开始火了。

  这一火,有心人就开始想扒戚茹,一如当年大火的天涯论坛,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网民的关注。

  起因说来好笑。原是这档节目有粉丝自建了一个贴吧,按官方给出的个人资料给一百强中的出色选手建了档案,发了签到帖给自己喜欢的选手攒人气。

  长相出众的人首先会被注意到,加上戚茹特意在最后露出了面带酒窝的笑容,重度颜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