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2 / 2)
“细细说来。”皇帝道,见商略、蔺老爷等跪得久了,又不知太子那边的东西什么时候拿回来,便令商略等站起来。
只傅惊鸿一人跪下道:“正是。内松,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如此自然国运昌隆。但如此一来,帝王也会因民间繁华生出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性子,如此又疏忽了抵御外敌来犯。是以……”
皇帝丢了傅惊鸿的书,道:“这道理浅显得很。”
凌郡王忙道:“虽浅显,但古往今来懂得的人少。不过明主为了抵御外敌、一统山河,肆意增加徭役赋税,害得百姓叫苦不迭,即便天下一统,也不过是守着个破山河,当不得一个盛字。也有一些昏君,不理朝政,无心收复山河,却能叫百姓衣食无忧,但这些朝代,又免不了‘内忧外患’,不过几十年,便国破家亡,也当不起盛字。至于那些囤积天下粮食放在仓中,却无视民间疾苦吹捧出来的盛世,更是当不起一个盛字。”
皇帝嗤笑道:“内松外紧?又不许徭役百姓,又不许增加赋税,如此对外哪里能紧了?”
傅惊鸿低头道:“皇上,《民生十要》里有法子,比如今次皇上令人出海经商,赚来的银子,便可省去百姓的徭役之苦。有道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皇上可请了工部、户部、兵部的大人们一同过来商议海防一事,将用银多少、费时多少算出来。”
皇帝袖手略想了想,笑道:“你的道理虽浅显,稍稍变通一些,却也不失为妙法。朕这一生,文治虽有,却差武功。”
商略等人忙低了头不说话,凌郡王笑道:“父皇要武功?那儿臣愿意为父皇身先士卒。儿臣愿领命去福建,新近听闻有倭寇频频来犯,且叫儿臣去治他们一治。”
皇帝摆摆手,“还用不上你,你给朕老实待在家里,多多替太子分忧。”
“是。”
傅惊鸿原想一鸣惊人,不想自己的主张一点一点抖落出来,竟是谁都没惊到,看皇帝的模样也不像是要赏赐他官做的,不由地悻悻然。
傅惊鸿正懊丧,却见早先领命去的小太监赶回来,跪下复命:“回陛下,太子说他不曾擅自收下谢家的东西。”
“没有?”皇帝扬眉,谁抄家不会顺带着捞上几箱子东西,转而想定是太子以为他怪罪他,才不肯拿出来,“去告诉太子,朕急等着用那东西,叫他莫小孩子心性敷衍朕。”
皇帝自觉这话已经十分温和,必定不会叫太子起疑心,又叫小太监去讨要。
小太监出去后,奉旨过来的兵部、户部、工部官员便进来了,这些老爷们不明白什么事,但听皇帝张口闭嘴都说造船的事,料到皇帝不顾朝堂上众臣反对,执意要操练水军、造船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