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3(1 / 2)

加入书签

让杨太后给他讲解八无敌,四预敌到底是啥含义时,王体乾突然进来禀告道。

  “娘娘,陛下,魏府和徐府传来消息,说魏公以及徐大人同时去了!”

  徐光启会~死,杨令月早就有所预料,只是魏忠贤……就大大的出乎她的意料了。不,或许说在客巴巴死了后、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毕竟相比历史上只活了六十岁,已然快六十八岁的魏忠贤算是活得够本了,

  魏氏一脉蒸蒸日上、有了明达这个出类拔粹的族长在,有了她这个当太后的寡妇扶持,魏氏一定会成为世家大族。这是魏忠贤的野望,也是杨令月的期待。所以这应该也是魏忠贤甘愿转于幕后,将权柄尽数交给她的原因,而如今,他更是放心大胆的‘抛下世间的一切,追随客巴巴而去’。

  杨太后眼睛一阖继而睁开。

  “王卿,你也知道哀家和魏公公的真实关系。他一死,哀家心着实空落落的。毕竟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哀家。”

  杨太后俏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哀伤。她并不是在装模作样,而是真的觉得哀伤,毕竟魏忠贤是她的外祖父。从她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他没有对不起她过,所以这一刻,杨太后是伤心的,就算这伤心并没有维持多久,但她真的在伤心。

  “传哀家的懿旨,魏公忠贤侍奉先帝、辅佐幼帝,虽为宦官,却忠心不二。哀家有感他的忠心,特追谥忠正,后事由内务府办理,准其风光大葬。

  徐公光启,国之栋梁,哀家与皇帝甚是心痛他的离世,惜这世间又少了一位人杰。哀家有感其对百姓国家的忠诚,特追封一品光禄大夫,追谥文正。身后事由内务府协调徐家办理,务必使其风光大葬!”

  前往禀告这两消息的王体乾很快就带着杨太后的懿旨、亲自出宫办事去了。王体乾走后,朱慈燐突然开口道。“母后你在担忧什么,可是为舅舅丁忧之事烦恼!”

  “是也不是!”杨太后抿紧唇瓣,有些严肃的道。“你外高祖父一去世,你舅舅必然要回京守孝丁忧,所以哀家头疼的是,何人可接替你舅舅镇守辽东!”

  “那打了多次胜仗的袁崇焕也不行吗。”

  “不行,袁崇焕此人自大、喜欢夸夸其谈,虽有才华,但只可为将、不可为帅。建州鞑子虽说元气大伤,但不可不防,焉知他们会不会勾结罗刹国,再次兴兵南下。所以坐镇辽东之人,一定要有统筹能力,会排兵布阵的帅才。所以有将才的袁崇焕并不适合坐上那个位置!”

  “那孙爱卿(孙传庭),杨爱卿(嗣昌),戚爱卿(戚承志)都不行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