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2 / 2)
“托主子爷洪福,起义军高层都已然被收买,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主子爷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狠狠的为主子啃下一块肉。”
“如此甚好。”皇太极突然笑了起来。“听说这杨氏是个绝色,不然也不会被天启小儿捧在手心里。朕观三国演义时,对曹~操所修葺的铜雀台甚感兴趣。朕想着,等攻占山海关、直取京师后,也修葺一间铜雀台作为杨氏未来的居所怎么样。”
这……
范文臣眼皮子一跳,口中却恭维道:“主子爷仁慈,真到那时,杨氏必感念主子爷的好。”
这凑不要脸的一对主仆!
能不能攻进山海关还是个问号呢,就在那意~淫攻占京师后,将杨令月当金丝雀喂养起来。先不说会不会有这么一天,就算会有这么一天,杨令月怕是宁愿学崇祯帝自挂煤山,也不愿成为肉禁被□□……
不提皇太极誓要消灭大明,将一国之太后圈养成肉禁的雄心壮志。京师方面,因为求娶信后续、不得了了下倒也慢慢的恢复了平静。
泰昌四年这一年,除了延绥一带爆发饥荒,仍然需要政府大规模赈济外,就只有湖广武陵、澧州两地地震让人颇感烦忧。当然就大明目前的国力而言,应对这些天灾引发的后续,也不怎么感到吃力,所以相对全国大范围,也算是风调雨顺的一年。
孙元化赶往辽东不久,便被明达推荐受命为登莱巡抚。与之同时,徐光启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筹划招募西兵300,正在赴京途中。这三百名西兵大多是葡萄牙人,少数则是西班牙人,大多都是政府海军退役,熟知火炮操作的炮火。
一行被国人称为红毛夷的西兵到达京师后,杨太后领着朱慈燐小皇帝在西苑接待了他们。通过徐光启同这些西兵简单的交流后,杨太后一锤定音,全部调往登莱,在孙元化手中任职。有了这些精通火炮的西兵加入,大明火器算是开启了新的篇章,杨太后相信由她和朱慈燐小皇帝的全力配合,这个时空的大明一定不会如历史上的大明一样,火炮数量越打越少,到了最后,后金方面足足有数百门红衣大炮,而大明方却萎缩到了十几门的地步。
泰昌四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静的,可一到泰昌五年,所以大小麻烦接连而至,让垂帘听政的杨太后和中枢朝廷的一干官员全都忙得叫焦头烂额。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大明上下官员齐心协力处理政务时,黄河于孟津决口的消息让杨太后当场砸了案桌上的龙头砚台!
“昨年哀家就令都御史官员巡视河床,都御史回复沿河口岸没有出现堵塞现象,可现在呢,黄河水决口了,你们却跟哀家说是年久失修的缘故。真当哀家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