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1 / 2)

加入书签

连,这才毁山海关逃到关外……

  而在这个时空,杨太后不会也不会让朱慈燐干这种自毁长城的事。俗话说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为帝王,疑心病可以有,但多疑到崇祯这种程度,那就太可怕了,可以说大明亡于东林党、亡于不间断的天灾人祸,更亡于崇祯皇帝的多疑反复。

  如今的祖大寿算是一个好青年,对大明不说忠心耿耿,至少也没起什么反叛之心。更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如今辽东两主站派系共存,相对有些刚愎自用的袁崇焕,祖大寿更亲近明达这个有着皇亲国戚、外戚身份的少年将领。而祖大寿领兵驻守黄泥洼便是有辽东巡抚明达亲自指派。

  因为有火炮助威,这场战役并没有维持多久,皇太极亲自率领的入侵队伍就溃败,再也无力进攻,只能功败垂成,垂头丧气的回师盛京。此战役,火炮炮轰死者不计,斩首士兵倒也历史惊人的相似,一共斩首一百八十级,,获马骡百二十,史称黄泥洼大捷。

  …… ……

  不管是历史上的崇祯元年,还是现在的泰昌元年,公元1628这一年、华夏发生了很多的事。首先荷兰人侵占台湾后,开始和倭国商人一起在台湾竞逐汉人货物,因此起了很大的利益冲突。而荷兰人资侵占台湾后,就以主人的姿态要求倭国商人纳税,倭国商人自然不干,于是爆发冲突。这不可调和的冲突随着时间越演越烈,终于在泰昌元年四月爆发了著名的滨田弥兵卫事件,滨田弥兵卫劫持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湾总督诺一知,随后双方以交换人质暂告一段落… …

  此事经由从事走私贸易的海商传回国内,却并没有引起中枢大臣的重视,有官员甚至认为区区弹丸之地,若能海外蛮夷换得友谊,就是许给蛮夷又何妨。

  此言一出,那位被杨太后冠以卖国贼、读书读傻了的礼部官员自然是讨不了好,全家老少虽说没有一起到菜市口报道,但仕途止步于此、三代无望那是最基本的惩罚。

  在杨太后看来,这种有卖国思想的伪君子是杀不完的,而且光杀对于这群‘爱死谏=不怕死’的伪君子是起不到威慑作用的。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既然不怕死、那么就换生不如死好了。你们一个个不是爱名吗。那好,杨太后自认还是有几分手段的,定要让这些以卖国为荣的家伙们身败名裂、不止他自己,就连他们三代子孙也翻身无望,卖国贼的称号会将他们钉在耻辱柱上至死也不能洗脱。

  说起来,当荷兰东印度公司传入杨太后的耳朵里,想起坑害了国人无数的鸦片,如果不是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国内天灾人祸不断,国外后金虎视眈眈,杨太后估计会不管不顾的跟荷兰人打一仗,将他们制造的鸦片全部塞到他们国家的每个人(牲口?)的口中,让他们好好感受一样他们口中的天堂……

  只不过现在这情况,杨太后到底忍了这口气,只是登上煤山、从上往下眺望全京师时,杨太后默然发誓,这个仇哀家暂时记下,有机会哀家一定要好好的跟你们算账。随后,又命厂卫通报戚继光的后人,命其后人搜罗熟知水性,能水上作战的好手组成类似于现代海军的新戚家军,其所耗钱财不走国库,全由他的朱慈燐小皇帝的私库负责……

  要知道自从杨太后松口让朱慈燐小皇帝也拥有一把私库钥匙后,朱慈燐小皇帝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将里面历代君王珍藏的珍品换成白花花的银元宝和金光闪闪的金元宝,如今私库什么不多,就他妈钱多,挪一小部分训练海军真的算小意思,只不过要防着朱慈燐小皇帝哭给你看就是了。

  果不其然,当朱慈燐小皇帝知道他亲爱的母后杨太后同志,挪用私库暗中训练新军时,第一个反应是懵懂,第二个反应则是钱少了,然后嚎嚎大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